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日月潭,日月潭在哪个省市

日月潭,日月潭在哪个省市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7 16:36:33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日月潭课文原文

《日月潭》这篇课文充分的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日月潭简介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2(满水位时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称。

日月潭课文原文

2,日月潭在哪个省市

日月潭在台湾省。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日月潭是一个位在台湾南投县鱼池乡日月村的半天然淡水湖泊兼水力发电用水库。其蕴含自然生态丰富,但其中有非常多是外来种生物。历史:1970年,日月潭定为风景区,1990年8月,日月潭发生兴业号事故,共57人死亡。1999年的921大地震受损严重,稍后进行重建工作,并设计新的服务计划,2000年1月,设立日月潭国家级风景区,其范围除日月潭外,北面扩大至鱼池乡,东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窑。

日月潭在哪个省市

3,日月潭课文原文及赏析

《日月潭》这篇课文充分的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原文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课文赏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日月潭课文原文及赏析

4,日月潭的资料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日月潭的历史 传说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猎人因追逐一头罕见、可爱的白鹿,寻溪源越鞍部而临古老的水沙连内山,发现一泓碧水的日月潭,从此举族迁居此洞天福地。 日月潭与鱼池、头社、埔里等地旧称「水沙连」。邵族自古便聚居於此,清嘉庆、道光年间,大批汉人与平埔族群陆续入移垦殖,形成水沙连地区多种族的人文特色。 日治时期,日人为了兴建发电厂,引浊水溪的上游溪水注入日月潭,将水位提高,而成今之泱泱大湖;当时为了兴建电厂所修筑的道路,使日月潭一带的交通大为便捷,连带促成了日月潭观光的蓬勃以及邻近地区的发展。 台湾光复後,日月潭附近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与文武庙等陆续兴建或整修完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使日月潭地区从邵族原住民开垦生活之地、水力发电重镇,成为远近驰名的观光旅游胜地。日月潭位於台湾本岛中央南投县的鱼池乡,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丽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鲁岛为界,东侧形如日轮,西侧状如月钩,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与水所共同交融、创造出来;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图画山水,氤氲水气及层次分明的山景变化,一景一物皆浑然天成,诗画般的意境,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日月潭的美,从早晨到黄昏,从春夏到秋冬,无论风和日丽或烟雨迷濛,都回汤著绮丽的风姿,令人百看不厌、赞叹不绝!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绿,群山环抱,山水辉映,风光旖旎,更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为台湾地区最负盛名且最具发展潜力之国家风景区,在国内外皆享有盛名。 清晨,潭面披上一层薄纱,荡漾著朦胧的美;当旭日从山峦升起,原本朦胧的潭影,慢慢显出轮廓,潭面倒映著山形树影,虫鸣鸟叫相映成趣;黄昏时刻,湖水被夕阳染成闪耀金光,彷佛琉璃仙境;当夜幕低垂,灯光倒影随著潭面水波晃动摇曳,沁凉晚风拂来,宛如精灵洒下浪漫香氛,让人迷醉! 想一探日月潭的多样风貌,可以漫步在美丽湖边,享受日与月的洗礼,体验最真实、美好的感动;也可以踩著脚踏车,沿著环湖公路,感受那份静谧、安详与自然的美感;或是乘著游艇,迎风逐浪,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也可自行操桨,划著小舟,漫游湖光山色。 原属省级风景区的日月潭,虽然在民国88年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残,但经升格为「国家风景区」并成立管理处之後,管理处即积极的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重建日月潭,并不断的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如今日月潭不但已经走出地震後的阴霾,更稳健的迈向国际级的渡假休闲胜地。 更多7条 

5,日月潭的历史资料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下面由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2(满水位时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 生物 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是八部合音中泛音的半音阶唱法,便引起了民族音乐学界瞩目,更因此列入世界人类 文化 遗产。   1544年,几个葡萄牙的冒险家们,行驶在波浪涛天的海洋中,在精疲力尽、近乎绝望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片苍翠美丽的岛屿,这就是台湾岛,大家忘情地欢呼起来,葡萄牙人还以为发现了新大陆,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现台湾。说到台湾,我们 自然 会想到日月谭,“高山青,涧水蓝,”没有见过它的人只能在歌声中想像它的美丽。   初识日月谭,感觉就像邻家小因般亲切可爱。雨过天睛,微风吹过,四面环山、湖水碧蓝的日月谭更是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日月潭的美在于它的阴柔之美,也在于它的阳刚之气。它四面环山、重峦叠峰、树木郁郁葱葱,辽阔的湖面水平如镜、波光岚影,清代诗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的诗句来赞美日月潭那青山拥碧水、明谭抱绿珠的美丽景致。   其实日月潭这个名字是在清朝后期才有的,当时日月谭地处台湾水沙连地区的轴心地带,隶属南投县鱼池乡,位于台湾中央山脉的西麓,处在山地与西部平原之间,从日月潭的地形褶曲、断层及河川侵蚀,我们可以追溯到第三纪紫色砂岩层时代,由于这一带都是沉降地带,形成大。小盆地,经过长年的蓄水,便形成了山间的湖泊。   1931年,由于下游兴建水电工程,日月谭由原来的4.4平方公里,扩大至11.6平方公里,湖面水位上升了21米,使原来的天然湖泊转变成一个水库型湖泊。在碧蓝的湖中有一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这一圆形小岛名叫光华岛,光华岛把日月潭分割成南北贯通的两部分,北面形如太阳,南面碧水弯曲如新月,于是人们叫它“日月潭”。之所以叫潭而不叫湖,也是有着很深厚的 历史 背景。在历史上这个地区是台湾的高山族人居住地。高山族有很多的分支,当他们各个族人之间、各个不同的部落之间,遇到重大的事项或者重大的问题进行商议、进行决策的时候,都是选择日月潭这个地方,所以日月潭不仅是一个符号的象征,同时它在历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地图上看,日月谭在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大地震中处于震中的附近,那场大地震使台湾的很多地区的建筑全部被毁很多地方的供电。供水全部中断,很多已经用了多年的公路都被破坏得非常严重、非常惨烈。日月谭离震中的位置并不是很远,可是很怪,它居然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和很大的干扰,实际上是和这个地区的地质形成有关系。因为台湾这个海岛,它是太平洋板块斜括下去以后又把这个岛抬起来的,当地壳板块在抬升的过程中,一部分地块在往高处走时它的前端又有一部分往下沉,沉下来的这部分,一块一块就形成了盆地,日月谭就在它沉下的一块盆地里面。沉下的地块,它本身的性质是相近的,它的地块都结合得比较完整,而且钢性都比较硬、比较强。   日月谭流传着非常多的美丽 传说 。传说原来在这湖边住着夫妻俩,他们靠打鱼为生。有一天,忽然瞬间太阳没有了,月亮也没有了,原来是日月潭里面住着很坏的一条黑龙,这条黑龙把太阳和月亮都给吞下去了。所以天空也变暗了,早晨再也没有日出的现象了。勇敢的小夫妻俩就利用他们所能调动的一切工具与黑龙战斗,最后把黑龙打败了,夫妻俩分别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工具以及他们的身躯把太阳和月亮从潭里面抢救出来,举得很高很高。千百年之后,他们夫妻俩就变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玉山,他们在举太阳、举月亮时流了很多汗,这汗就积累成现在不断放大的日月潭。   说到日月潭,就不能不提到阿里山,“高山青,涧水蓝”描述的就是这湖山一色之美景。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和晚霞闻名遐迩,是人间仙境,像世外桃源。1896年日本占领了台湾,给阿里山带来了厄运。一百多年前阿里山曾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涵养着日月谭清美、秀丽的湖水,这里还大面积地生长着很多珍稀树种,被台湾人奉为阿里山神木的红栓巨树,便生长在这里。红桧木在台湾是非常珍贵的,在世界森林的生态系统里面也是非常昂贵的一个树种,它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一2500米的地带这个地带的树木一般生长得比较慢,一个直径长到50厘米左右的一棵树,需要120一140年,所以其木材木质非常细腻。这种木材还会发出淡淡的香味,因此它成为造非常高级的宫殿、建筑物甚至高档家具的极好的木料。当1896年11月13日日本 登山 探险 队采集到第一份红桧木的标本送回日本后,便深得日本人的喜爱。从此日本人制定了一套开发阿里山的方针,阿里山15万株红桧木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悲惨命运。1912年11月两辆园林车抵达阿里山脚下的北门站,开始大肆砍伐山里的红桧树。大量红桧木被运回日本后建了日本一些非常重要的设施,例如,日本的神社和皇宫里面的一些重要建筑。为了把阿里山的红桧木又快又多地运回日本,日本人还修建了铁路史上被称之为“疯狂设计”的阿里山登山铁路工程。这条登山铁路建于1912年,从海拔30米的嘉宜到海拔2274米的阿里山,全长72公里,被一些人称为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目的却是为了把阿里山数千年的森林搬到日本。1997年7月的几场暴雨,使得阿里山中仅存的一些红桧树全部倒在了洪水中,今天阿里山的象征——阿里山神木,已经成为历史的影像。   在阿里山下、日月潭边生活着高山族人,高山族是居住在阿里山的一个原住民族。高山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传说他们的祖先是邵族人的一个分支,在去打猎的时候在山上见到一只又肥又大的白鹿,他们就追逐这只白鹿,穿过丛林之后,追逐到一个低洼的地方,突然白鹿不见了,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汪非常清澈、碧绿的潭水,就是今天的日月潭。高山族的先民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看到他们生活所必需的水草,以及周围丛林的许多 动物 ,还有浸山遍野的可以采集的一些野菜、野果,精疲力尽的高山族先民就在这儿居住下来了。高山族共有雅美、阿美、泰雅、赛夏、鲁凯、排湾、卑南、曹、不农等九大族群,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朴、自然的生存方式,传统的房舍用竹片、藤条、木材和石头垒造,衣着是蓝靛染织的相麻布衣,主食品仍是传统的竹筒米饭、生烤红薯等,台湾的原住民族大多都以 捕鱼 为生,他们崇尚祭祀,目的是为了祈求渔物丰收和家人平安。   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台湾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61年3月为了收复台湾岛,郑 成功 亲自率领2.5万名将士,从金门出发,驶进鹿耳门登上台湾岛,与荷兰军队持续了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于第二年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到达台湾后,汉人与当地的高山族和睦相处,并教他们学说汉话,这种友谊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从中原发端,并形成了融汇四方、辐射四方的文化特征,而台湾文化也源于中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 民俗 记事中,除了 春节 、 元宵 、 中秋 节等传统节以外,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祭祀活动,台湾人一般都单独供奉某神。因此,多庙宇、多信徒也是台湾的一大人文特色景观。在日月谭四周的山麓、林室间点缀着许多寺庙、古塔,比如宏伟的文武庙、古朴的玄奘寺和慈恩塔等。其中的慈恩塔就是模仿西安著名的大雁塔而建的。民间流传在天高云谈之时,站在慈恩塔上可以看见西子湖畔的六和塔塔尖。这虽然近似神话,却蕴含着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情。   日月潭是美丽的,美在它的深邃。日月潭又是神秘的,因为它离我们既遥远又近在咫尺,在台湾有句俗语说:“人同根,语同音。”中华灿烂文化的基因、民族的血脉,在台湾已经根深蒂固,也正是这种开放、包容与多元的文化特征,使得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永远都有根与叶的关系。
文章TAG:日月潭日月潭日月在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