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停靠航母的港口有很多,但是能停靠不代表能维护,能保障。“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
1、我国能停靠航母的港口有多少?
能停靠航母的港口有很多,但是能停靠不代表能维护,能保障。举个简单的例子,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可以停靠航母的港口是有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是由于条件和设施的落后,不能对航母进行长期保障和维护,因此导致部署在那里的航母寿命都很短,因为他们需要保持发动机开机,所以说,我国沿海只要是个中等以上规模的港口都可以停靠航母,但是并不是每个港口都能保障航母,毕竟航母作为目前最复杂的单件武器,他代表了人类军事科技的最高水平,他综合了航空科技、航海科技、军事科技、电子科技、机械科技和新能源科技为一体,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且先不说对这艘船进行保障,光是他搭载的那几十架飞机的保障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算的是我国沿海可以停靠航母的港口,那么在几十个左右,航母吨位6万吨,吃水10来米深,只要不进黄河长江,沿海地区就基本都能够停靠,即便是进入长江,只要不到中上游也没有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航母的停靠并不难,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说的是能够运转、维护、保障和停靠,并且能够让航母休整、训练形成作战能力的军事港口,那么并不多,现在只有大连、青岛、舟山、三亚等不超过10处有这个能力,而且能够完整的停靠和运转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港口,目前更是只有3个,大连、青岛和三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应该建造更多的高标准军事港口。
“广州湾”这三个字,是法殖民时期的名字,跟广州没关系,是旧南三都的一个地点,再说,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这个湛字,据说来自隋朝设置的一个“椹川县”,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来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当时起名的人,觉得“椹”不能代表这里,所以改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蓝色,“川”字是两山夹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适。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
从历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贞观时期,雷州半岛就被命名为“雷州”,清代又称雷州府,吴川、廉江,曾属化州,明清又属高州府,实际上,现在的湛江地区是过去雷州府与高州府部分地区的合并。后来,经过几次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将湛江地区变成了雷州话、吴川话、涯话、白话混合的大杂烩地区,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冲突又融合,大家已习已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纵横哥觉得应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为“高雷”。最后,强烈建议现在的县级市雷州恢复“海康”的旧名!这个小县级市就冠了“雷州”这个历史大名,它受不起啊!答案发出后,有些朋友意见比较大,我想可能是因为,湛江现在的区域,不仅包括过去雷州府的地盘,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说“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