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的两个“年”,也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落在阴历的前后,所以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名为“春节”春节:春节它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来设定一年的开始,春节历史悠久,由远古之初的祈年演变而来。
中国元旦的日期不尽相同:夏朝以孟春的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初用秦历。汉武帝刘彻觉得历法太乱,就命大臣公孙庆、司马迁创制“阳历”,规定农历正月为元年,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农历(又称阴历),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2080年。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历,又称阳历和新历。并决定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被称为新年,但不是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的两个“年”,也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落在阴历的前后,所以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名为“春节”
2、 春节的由来是什么呢??春节:春节它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来设定一年的开始,在本义上,一年的开始指的是支历的“立春”。当那日如“斗柄指阴”,万物皆在苏梦,天下皆在春,故有春节,“年”的概念来自古代历法,盘古和三会都包含以下内容:“天帝先造干支之名,以确定其年龄之地”。根据古代的天地规律,确定了四季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年”成为四季时间的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在历法中称为一年,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春节简介: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初一”,俗称过年、拜年、拜年、拜年等。春节历史悠久,由远古之初的祈年演变而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举行各种庆祝春节的活动,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这些以辞旧迎新、迎新祈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