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襄阳行政区划发生重大变化,将“襄阳”和“樊城”两座城合并为一个城市,为了照顾两个城市人民的情绪,所以各区一个字,组成了“襄樊”二字,但是襄樊市下面任管辖着襄阳县,也就是即使有了“襄樊”这个名字,“襄阳”也一直存在,更何况“襄阳城”一直叫“襄阳城”,所以“襄阳”不存在改名之说。
1、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与其说襄樊改名,不如说是襄阳二字的回归。襄阳这个名字有2800年的历史,而襄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有三十多回在襄阳发生的,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中襄阳保卫战等闻名于世的。再刚建国的时候,襄阳和襄樊是两座城市,不过后来两市合并了,各取一字叫襄樊。随后襄阳这两个名字用在了襄阳县了(后来的襄州区),再到后因为韩国申遗(韩国有座城市叫襄阳郡),加上襄阳要发展三国旅游业和恢复襄阳历史文化传承就改名了,
2、襄樊改名襄阳之后,变化大吗?
我都是襄樊的,襄阳改名字的不知不觉有好几年了,襄樊叫了将近60年,对于老襄阳人来说,还是习惯叫襄樊,襄樊名字的由来是建国的时候,将汉江两岸的城市合并而来的,北面的是商贸中心樊城汉水南门是古城襄城,二者名字一合并就叫襄樊。虽然历史在襄阳2800年的建城史中只有区区60年,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襄樊这个名字还是承载了太多回忆,不知不觉有时还是张口就来我是襄樊的,
00后的襄阳人才能真正的认同自己是真正的襄阳。几十年老襄阳人一时半会还是改不掉叫自己襄樊人,对于本地人来说,改名襄阳无形中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换身份证,换营业执照,换名片地址,一系列更名工作,着实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改名在对外宣传上,着实增强了襄阳的知名度,毕竟一部射雕,一部三国,很多笔墨对襄阳的刻画,着实让襄阳在老百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3、“襄樊”说的祖宗习凿齿在书中怎么认定南阳与襄阳的分界?
“襄樊说”是什么意思?这是从哪个星球来的文盲提的问题,不但不知中国古代史,连现代史都不知道,“襄樊“一词从何时才有的,你说“襄樊说”的祖宗习凿齿,习老先生岂非一头雾水?习凿齿是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佛学家。是襄阳望族襄阳侯习郁的后人,习凿齿精通史学,佛学,玄学,曾邀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是当时佛学界的一大盛事。
桓温评价习凿齿: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薄,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国史职事。习凿齿在文学,佛学的辉煌成就姑且不论,单凭一部《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就名垂史册,轮得上谁来说长道短?无知后辈整日闲的无聊,说习凿齿造假,请问习凿齿造假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一千多年前的习凿齿未卜先知,知道一千多年后新中国成立后,会把襄阳城,樊城合起来称作“襄樊”?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在搞旅游开发,专门造假?习凿齿作为一个史学家,无来由的造个假干什么?专门留与后人来毁谤?如果他造假,为什么当时的文人,史学家没有人说,等到一千多年后再让无知之徒歪搅蛮缠?整日诽谤今人,抵诽古人,提一些无聊的问题,不知想干什么?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写能研究能聊的话题多了去,这无知无聊的话题该打住了吧,腻歪!。
4、襄阳、襄樊,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改名?改来改去有何意义?
提问者叫“西岭66”,他提过很多故意挑拨襄阳和南阳地域关系的问题,对于此人我不做评价,我来说说这个问题,说说事实,“襄阳”一词存在并延续两千多年。“襄阳”一词出现在西汉,因城在襄水(今称南渠)之阳,故名“襄阳”,从名称的出现到现在一直存在了两千多年,从未中断过,对于提问者一直说的“襄阳”和“襄樊”的问题很简单,那是现代产生的问题。
1950年襄阳行政区划发生重大变化,将“襄阳”和“樊城”两座城合并为一个城市,为了照顾两个城市人民的情绪,所以各区一个字,组成了“襄樊”二字,但是襄樊市下面任管辖着襄阳县,也就是说,即使有了“襄樊”这个名字,“襄阳”也一直存在,更何况“襄阳城”一直叫“襄阳城”,所以“襄阳”不存在改名之说,两次政治事件,迫使襄阳两次更名如果你非要说改过名,那确实也是有两次,这两次都是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