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个了,有证书有奖牌的能数过来,大概20多场,百公里跑了两次。你看我跑了一个马拉松,而且很多人因为冠上马拉松这个名字,就显得有更多得传播价值,比如某某影视明星跑了一个马拉松,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跑完全马得毕竟是个体,大部分都是5公里,10公里,好一点得也就是半马而已。
1、你跑过多少马拉松?
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个了,有证书有奖牌的能数过来,大概20多场,百公里跑了两次。其它跑友之间的约跑马拉松,真就不知道了,每一张证书都是一次回忆,每一块奖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2017长春马拉松,遗憾没有突破3302013百公里,那酸爽,太难忘!奖牌不多,再接再厉。点击右上角关注,让我做你的跑步小秘书!,
2、我国现在有多少人可以跑完半程马拉松?
根据2018马拉松年会的官方数据,全程马拉松参赛265.65万人次,完赛人次为37.34万,半程180.42万人次,完赛人次为76.62万,能跑全程的肯定能跑半程,累计113.96万人次,按照平均1.71人次来计算,113.96/1.71=66.64万人我国现在可以跑完半程马拉松有66.64万人。但是根据这个数据,全马完赛率只有14%,太低了,不要说大的比赛都是80%-90%以上的完赛率,平均14%完全不可能,
3、半马不算“马拉松”吗?
半马并不算马拉松,不管是国际上的顶级马拉松赛事还是奥运会和田径世锦赛,也是只有42.195公里的马拉松,而没有半程马拉松这个项目,就在大满贯赛事中,都不设立半程马拉松得项目。而且马拉松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42.195这个数字都有纪念的意义,在难度以及要求上面,马拉松都要比半程马拉松要求高,而我们所熟知的马拉松选手,
大部分都是跑全马出身,半马的了解的为数不多,下面的图中,喜欢跑步的人一定知道第二个是谁,但是第一个基本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第一个也是冠军,只是在半程马拉松比较凶猛。这个只需要一个侧面就知道是哪个马拉松大神,而半马跑的过程里面及时跑崩,最后也只有两三公里,慢跑结合走,到达终点都不一定让自己感受到马拉松的可怕和难度。
但是全马就不一样了,30公里之后才是真本事的展现,如果30公里之前就遭遇掉速跑崩,那这个全马跑下来基本都是身心遭受重创的,而30公里之后不管是耐力、心理还是自我的协调能力,都需要很强大才能顺利的抵达终点,这些强度和整个过程里面身心变化是半马无法体会的,所以要是可以,一个人的一身要经历一次全程马拉松,感受身体在极限状态下,自己满腔热血如何变得不堪一击或者如何变得更为强大,这个体会是在其他运动中无法感悟的,
而半程马拉松的由来与全民运动的兴起有关系,主办方为了满足于更多群体对于长距离跑步的需求于热爱,实施了一种马拉松标准的替代赛事,那就是半程马拉松,这个说得不合时宜一点就是利益驱动,完成半马得人数远远高于完成全马得人数。所以从难度以及竞技性上来看,严格的说半程马拉松并不算马拉松,至于称呼半程马拉松,一方面是因为距离是全马得一半,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于大群体:你看我跑了一个马拉松,而且很多人因为冠上马拉松这个名字,就显得有更多得传播价值,比如某某影视明星跑了一个马拉松,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跑完全马得毕竟是个体,大部分都是5公里,10公里,好一点得也就是半马而已,
但是半马不算马拉松,不代表你不认真对待,这时候半马也是马拉松,这个主要从态度方面来说的。不少人觉得半马就是两个十公里,平常不怎么准备就去跑了,实际上跑下来,最后两公里身体极限,速度下降,完全的跑崩了,然后这个期间不注意节奏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半马比赛中,最后几公里出事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全马,并且半马完赛率要低于全马的完赛率,从这几点来看,对待半马的态度,我们依然需要苛刻一点,除了平常训练的距离以及整体跑量,其他方面与准备全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