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整的城市更新,东莞的变化大吗

东莞整的城市更新,东莞的变化大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8 01:10:22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1,东莞的变化大吗

东莞的变化非常大

东莞的变化大吗

2,近来东莞比较明显的变化

高楼多了,市容好了.经济发展了..民工走了..

近来东莞比较明显的变化

3,东莞和浙江比哪个城市更适合定居

相比还是长沙 东莞太乱,流动人口太多,治安太差!
浙江
浙江

东莞和浙江比哪个城市更适合定居

4,对东莞新变化的看法

东莞很好啊
对这个我深有体会:我从2002年开始到今年8月份一直在东莞,这几年她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一交通得到了明显改观,二本地人的素质有所提高(虽说不是那么的高)。三是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万江是哭还是笑

南城在笑, 东城在叫,万江和莞城已哭晕在厕所。四大主城区命运各异:南城成为了东莞未来15年规划中的中心,东城屈居副中心,莞城变成中心组团的最边缘,而万江最夸张,直接被踢出中心组团,划入西北组团了。
喜极而泣。

6,东莞以后会把所有的镇改为区或街道呢

东莞不大可能将所有的镇改为区或街道办事处。,东莞面积小,而且不设县级,由市管镇区,像广州深圳、厦门那样市辖区辖镇模式行不通。不过设立区域性中心是可能的,例如东部将常平镇升级为常平街道办,北部石龙镇升格为石龙区街道办,南部虎门区、长安区街道办。

7,东莞莞城什么时候旧城改造啊认识东莞的请进

2006年旧城改造已经开始了。 西隅社区是莞城的老城区,辖区面积0.5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建成区面积0.5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563人,共3023户。整治前,社区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低,“一线天”、“握手楼”比比皆是;社区内道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救护车难以进入;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着莞城区整体城市化进程。2006年8月,随着市委市政府的旧村整治工作的开展,西隅社区也成为了莞城区整治旧村试点村。 根据西隅社区的位置和现状,莞城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完善。经过大刀阔斧的整治,西隅社区整治旧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但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交通环境,起到了试点村的示范带头作用,更被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誉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整治,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让运河夜景重现昔日光彩 在整治旧村工作上,莞城重点做好“一河两岸”的文章,进一步加强维护好西隅段运河的景观。莞城城建办与西隅社区联合起来,通过组织社区服务队对这一路段进行管理,还加强对道路、人行道的养护,使车流通行更加顺畅。同时,在人行道上增设休闲椅凳,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地方,赢得市民的称赞。 针对运河水问题,莞城城建办积极配合市的运河整治工作,使运河水臭味减轻。为了保证美丽的运河夜景,西隅社区服务队每天都对景观灯进行巡查,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报市政部门组织抢修。“一河两岸”的景观带在西隅段得到很好的体现,每当夜幕降临时,运河两岸的景观灯交错辉煌,星光闪亮,一幅水岸灯火图跃然眼前,重现了千年莞邑“老城依水”的风采。 拆除旧村建设可园文化片区 可园文化片区是东莞市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西隅整治旧村的又一亮点。全片区是在拆除原来西隅社区旧屋村的基础上重新建设的。莞城大力投入850万元建设可园北路,打通了联系东江与运河之间的绿化通廊。双向四车道的可园北路,是莞城区的主要干道,连贯可园东西片区。同时,莞城在可园北路北边投入了200万元进行了“见缝造景”工程,整治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设置了可湖区、绿荫区和古榕区三个景观区,并在景观区内设置有休息椅凳供社区居民和路人休憩,浮雕、景观亭及绿化等将形成一条迷人的千米风景长廊。 随着可园博物馆、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等三大文化工程的即将完工,西隅社区将拥有一个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学术交流、社区活动的大文化片区,为市民生活环境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 打造和复兴有岭南特色的街区 阮涌路是一条极具岭南特色的旧街区,原来道路比较破旧。莞城投入约210万元,于今年9月份正式完成了对街区的整治。全路段重新修建车道和人行道,路面改铺花岗岩拼花,两旁路灯也重新装设为复古型街灯,总整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现在的阮涌路已经是一条商业兴旺的商业街区,是莞城区开展商贸改造工程的又一亮点。围绕阮涌路的商业、文化特点,莞城将着力把其打造成为可园文化片区中的一个优质旅游服务街区。 振华路、大西路是两条极岭南特色的骑楼街区。莞城前期已经投入700多万元重铺街区道路路面;同时,将临街骑楼进行了重新整饰。现在这一街区路面平整干净、临街骑楼商铺别具特色,成为市民休闲的新景点。 斥资百万打造快捷交通路网 为打造便利快捷的交通路网,方便市民的出入,为西隅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莞城不惜投资上百元建设社区辖区内的道路。 洲面横街原来是西隅社区内一条残旧不堪,交通拥挤的小街巷,但由于东靠细村市场,北近东江大道,地理位置独特,因此人流量很大。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莞城由城建办牵头联合西隅社区对其进行重建,工程于今年1月份完工,改造面积约24000平方米,投资金额约130万元。改造后的道路全长约300米,路面宽8米,并接通洲面横街上东江大道的斜坡,把东江沿路与洲面横街连成一线,使车辆可直上东江大道。 由于东江大道的全面通车,东江沿江路也从原来的主要干道改为进入莞城区的附道。该路段由于经常受重车辗压和年久失修,导致路面沆沆洼洼,汽车路过时沙尘滚滚,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也影响了行车的方便。为此,莞城又投入资金约60万元对全路段进行重新修复,将破旧挡土墙做卸土处理,并取其中一段扩大路面作为停车之用,工程共整治了路面6200平方米。
文章TAG:东莞城市城市更新更新东莞整的城市更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