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没有执业医生的概念,只有执业医师,其中有包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执业助理医师。17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版《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将医师执业地点放宽到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并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1、全国还缺多少执业医生?
国内除了临床第一线哪里都不缺医生。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执业医生的概念,只有执业医师,其中有包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注册是复制西方国家的,唯一忘记学习的是西方国家医生的工薪待遇。就因为执业,把祖国传统中医中药给整没了,把赤脚(乡村)医生整丢了,驾驶证还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驾驶车辆,医生证只能在医院某一科室里使用,出了科室就自动失效了。
试想你一位产科医生,在医院内帮孕妇生小孩都风险不好评估,离开医院科室,超出执业地点去外头帮人家生孩子,那是非法行医,产科医生看妇科病,又涉嫌超范围执业。原本临床第一线医生都很稀缺了,临床医学专业医生还分那么细,有些不可思议,唯独怕病家提告,巨额赔偿不是一般能够承受得了的。现在谁都不愿意冒险,因为没有太多理由给医生冒险,
政协委员医生在飞机上救人,被要求出示医生证。大家都想回避风险,却忽略了救人成本,也实在的,一旦救人失败,施救者医生难免官司缠身倾家荡产。某些场合撇清关系,更需要医生挺身而出,3000人的医院有十分之一的医生,就已经不错了。但是临床第一线医生,还是远远不够安排,某医院全员100人,临床第一线医生就几个。
2、执业医师可多点执业,你知道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放管服”力度的不断加强,近一年来,医师的政策变革在不断变化,医师的执业前景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医师可申请3个执业范围注册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报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3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根据国家规定,二级及以上医院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所以,医生通过努力可以拥有专科和全科等最多3种执业范围,不少人希望能在专业上有所精进和建树,但执业时又冒着超范围的风险,这个规定完美解决了这些顾虑,尤其对于基层医生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基层医生可以多点执业2018年7月,广东省发文,“允许符合条件的注册全科医生个体或合伙在城乡开办个体全科诊所,允许在零售药店内设立个体全科诊所,允许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在全科诊所多点执业并按劳取酬”,具有全科医学执业范围的乡村医生,可上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以上人员应加注全科医生执业范围并纳入属地全科医生人员统计和管理。
在多点执业的政策实施若干年后,基层医生多点执业的声音终于出现,这也是对全科医生特惠政策之一,对于增加基层医生收入,提高基层医生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多点执业不断落地多年来,国家一直在逐步放开束缚,不断加快着医师多点执业的步伐。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医生可以多点执业,
2017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版《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将医师执业地点放宽到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并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医师个人可以合同(协议)为依据,在多个机构执业,促进医师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鼓励医师按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到基层开办诊所、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