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有人说有6000多万,有人说有一亿,甚至还有人说有二亿,众说纷纭,各取所需,明末人口是个迷,现在大致估计在6000万到一亿,但是,清初人口只剩下1400万。
1、崇祯时期人口有1.5亿,而清初仅有6000万,大量的人口损失如何造成?你怎么看?
畿南、潼关、扬州、嘉定、昆山、嘉兴、江阴、四川、常熟、金华、泾县、赣州、同安、平海、南昌、邵武、湘潭、同安、南雄、信丰、蒲城、曹州、汾州、大同、广州、潮州、揭阳、永昌这些地方都是屠城的,可能大部分人都只听说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实际上呢?遇到抵抗的城池基本都屠城了。“大清平、靖二藩克雄城,民尽屠戮,十存二三,
”“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癸巳,郡城破,横尸遍野收遗骸十余万,作普同塔于葫芦山”。”可喜屠广州,孑遗无留;逸出城者,挤之海中,明末人口是个迷,现在大致估计在6000万到一亿,但是,清初人口只剩下1400万。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1400万人,御用文人把这称为盛世,现在900万的土地(有用的土地只有400万),养活十四亿人口,
2、明末清初的混战死了多少人?
明末清初中华大地死了多少人?数量之多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就是一部部杀人的经典大戏,每次的战乱,都会使人口数骤减,但是具体人口损失多少,其实是很难统计的。而关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这段历史,由于涉及到民族问题,很多人都很是关心,也愿意花心思去研究,其中有一种最为骇人听闻的说法是:从明末李自成起义到清初吴三桂败亡,期间混战五十四年,达半个世纪之久。
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人口锐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是具体损失了多少人一直是众说纷纭,因为明朝人口的数量就一直是一个史学界争论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人说有6000多万,有人说有一亿,甚至还有人说有二亿,众说纷纭,各取所需。
但是从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清实录》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在清世祖顺治9年时,全国人口数只有1440多万人,所以说不管是按照6000多万或是按照一亿的人口数来计算,明清的改朝换代,损失的人口都是以千万计,比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的人口有过之而无不及。世界大战,是整个世界的国家一起参与的战争,导致了几千万人口的损失,那么仅凭明朝与清朝两国之力的战争何至于人口损失与世界人口损失不相上下呢?有人讲中国人口的锐减全在了清军屠杀的头上,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对的,
因为必须考虑各种灾荒、明军的杀良冒功、农民军的屠杀以及各地草寇的屠杀等等。首先是天灾,明朝在万历末年开始发生人口负增长,在万历43年,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旱灾,不仅西北和华北灾情严重,就连华中和江南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场灾难中,饿死之人不计其数,此外进入崇祯时期以后,在明朝的北部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尤其是河北地区,人口下降严重。
除了这些天灾,人祸更为严重,首先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军进行的屠杀,如果说这些人爱民如子,那完全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农民军所到之处那些和明朝挂上边的贵族、官吏、奴仆甚至商户都没有幸免,最后都被农民军杀害,李自成在仅在山西地区就杀了各种贵族1万多人,其他类型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张献忠陷成都后,更是下令屠城三日,
三日过了,停止大杀,仍然每日小杀百馀人以树威。欧洲传教士利类斯和安文思二人所著《圣教入川记》记载,张献忠每日杀一二百,为时一年又五个月,累计杀人十万,亦不算多,清军一来,他就逃了,在大军逃离成都前,更是对成都实行残酷的“四光政策”,尽杀蜀人,从老百姓到军队家属(老弱病残)再到他部队中的湖北兵、四川兵,最后连早期跟随他出生入死的秦兵也在剐杀之列,剐杀后制成腌肉以充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