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我们老家说“旁该”,说出来是不是很土呀。最大的可能,就是湖北黄冈迁往四川,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的重要原因,有人注意到四川方言与湖北黄冈地区的方言,不仅很多发音相似,并且有不少的俗语都是通用的,张献忠这个地方一霸,只能尽可能的维护好地方的人口与发展,像刘皇叔一样爱民,才是割据政权正常的表现,屠蜀而令自己成光杆司令,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
1、“螃蟹”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说?
“螃蟹”我们老家说“旁该”,说出来是不是很土呀?【普通话】螃蟹——【赣语】旁该【普通话】甲鱼——【赣语】脚泥【普通话】草鱼——【赣语】晚泥【普通话】鲫鱼——【赣语】急泥【普通话】鲤鱼——【赣语】里泥【普通话】鲢鱼——【赣语】连泥【普通话】鳙鱼——【赣语】熊泥【普通话】鲶鱼——【赣语】王年【普通话】泥鳅——【赣语】王秋【普通话】黄鳝——【赣语】王善“螃蟹”您家乡怎么说,欢迎留言交流......。
2、有人说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为什么?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600字,阅读需2分)方言是历史文化的突出表现,因此方言相似的地方,毫无疑问,在文化上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注意到四川方言与湖北黄冈地区的方言,不仅很多发音相似,并且有不少的俗语都是通用的,更能说明这两地之间有文化方面你的关联。一个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在历史上,两地有过移民往来,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湖北黄冈迁往四川。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湖广迁四川”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在历史上有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元代末年,战火四起,元军久攻四川不下,因此每攻下一地,就屠城立威,“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一部攻入四川,并且在四川称雄,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湖北人,等他在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称王之后,不少湖北的难民蜂拥而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湖北人入川。
正如当时人记:“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第二次“湖广迁四川”的高潮是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屠蜀”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慎思,张献忠这个地方一霸,只能尽可能的维护好地方的人口与发展,像刘皇叔一样爱民,才是割据政权正常的表现,屠蜀而令自己成光杆司令,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清人污蔑张献忠,掩盖其铁蹄蹂躏蜀中之事,
蜀地经此战乱,又一次人口锐减,清初为了发展农业,鼓励周边省份迁入四川。湖广是最大的人口迁出地,有学者根据《光绪广安州新志》中移民记载而统计出:“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使得四川的方言,带上了湖广的味道。这也正是题中所言: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