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不知去了多少次,还真的喜欢上了那里的生活,恩施的全称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到过恩施市城区,还到过巴东、利川、来凤、鹤峰,虽然没有在那里长时间住过,但那里的生活还是体验过了的,总的印象是山水旅游之地,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天,适合各地的游客们到恩施市、利川市去避暑,当然,还有来凤县的特产红米饭特好吃,鹤峰县的鄂西红色贺龙纪念园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在恩施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湖北恩施一少女轻生,昏迷之际发出一个字的信息获救,这事你怎么看?
家长朋友!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的,从而他(她)也属于社会,所以我们都要尽心竭力的把孩子养好!呵护好!给社会培养一个有用的人。这是我们每个做家长的责任孩子是因为什么抑郁?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否进行过干预?明知道有抑郁为什么不随时看护?事实已经说明了问题,不用过多解释,家人不上心,社会上的好人就得操心。
3、恩施鹤峰山洪暴发死亡七名旅游者,你怎么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也一样。景区没有开发的地方就是安全没有达标的地方,到这些地方游玩存在着巨大安全风险,游客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没有防御风险和自救的能力就不要冒这个风险。如果你要冒这个风险,你和你的家人就要承担所有的后果,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在正规的景区正常游玩,遇到山洪暴发而丧命,因山洪暴发属不可抗的突发灾害,景区可以适当补偿你部分损失而不是你的全部损失。
4、农村老人去世是怎么办葬礼的,都有哪些讲究?
农村老人去世,这是千家万或早或晚都会遇上的不幸事情,是好话讲不了、有钱免不了、无钱躲不了的事情,日落西山还可再见,水流东海永不回头,草枯叶落逢春再发,人死驾鹤一去不回。所以,人死后的讲究很多,讲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死者荫庇子孙,荣华富贵,人财两旺,一、提前准备棺材以前农村都是人死后直接入棺安葬,不用火化的。
一般人到60岁后都会提前准备棺材(买回漆好)的,棺材又叫长生,农村人总说办到长生不老人。就是说办好棺材并不影响人的寿命的,只是提前办好,免得临时慌张,无论是买或是自家造棺,要选择正四废、各种空亡、伏断、本命长生等日,忌本命墓库日。二、准备倒头纸倒头纸就是死者临断气时烧的钱纸,相传,人刚死到另一个世界去,什么都得花钱,特别是要花钱买通牛头马面和另外一些阴间执法者,免得去阴间受罪。
所以都要早早的办好此纸钱,上了岁数的老人,其女儿要在有农历闰月的年份,在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通常讲的月半)前,买三斤四两钱纸(农村也叫表纸)裁好,打好钱印。在月半前送到娘家来,【现在市场上卖东西,遇上三斤四两的,就只报三斤三两,因避忌讳】裁纸打钱印,女婿要在午时以前(11点以前),点燃一根红香,跪下裁纸打印〔当然跪与不跪,只有女婿本人知道〕。
三、准备寿衣寿鞋等在老人驾鹤之前,准备好寿衣【寿衣包括上衣、下衣、鞋、袜、帽等一套,衣服有上三下三、上六下六等件数】,寿衣以前农村是请裁缝来家用土布做,现在都有整套寿衣可买了,而且比土布做的要漂亮和大方,【注意:买寿衣要买比平时穿的衣服大一些,以防人死之后身体有变穿不进】四、搁门板古代男人死曰寿终正寝,就是男人临终之时,卧于正厅东首,等候气绝所以在人将死时,搁放门板,把老人放置门上,等候气绝。
有些地方将头朝外,有些地方将脚朝外,古代女人死曰寿终内寝。就是女性临死仍居内寝,不必移地方,现在也是放置门板之上,【本地骂人话:“哪个瘫门板的”,就是出于此意】五、进材(就是尸体入棺)棺材底部放入部分石灰(白灰),可以杀菌吸潮;灰上放上表纸;表纸上放置寿被,;把三斤四两纸烧的灰放入棺内,人一旦落气,尸体还未僵硬,立即洗净身体,穿好寿衣寿鞋,放入棺内把尸体放入棺内,头朝外;把死者口中含玉;把死者生前所好放置尸体旁;把死者手中拿上古钱币;把死者头部下放上古钱币;把死者用盖面巾盖好;盖上棺盖,留个缝口,以防出现人假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