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 > 金昌市 > 利令智昏,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利令智昏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04 14:49:14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利令智昏

(1)A(穿戴) (2)C(金属) (3)AD(的) (4)因为他贪财,黄金让他的大脑晕眩了(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2,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利益重於一切 请采纳
就好像去采悬崖上的奇花,你眼前看到的只是奇花,却忘记了脚下的深渊。
被利益蒙蔽了理智,形容唯利是图的人

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

3,利令智昏的翻译

利令智昏 [发音]lì lìng zhì hūn [解释]利:私利。 令:使。 智:理智。 昏:昏乱。因贪利而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出处]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故事]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使上党(今上西长治市北)受到极大的威胁。“上党守将准备归附赵国,希望得到赵孝成的保护。赵孝成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认为,无故受利,会招致祸殃,以不要为好。但平原君赵胜却认为,这么大一块好地方,不费任何代价,送上门来还不要吗?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到上党把这块地方接受了过来,井封冯亭为华阳君。可是这样一来,把秦国激怒了。秦国又派白起去打赵国,使赵军大败。后来,差一点儿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 [示例]独苦国人无识者,~,则不免受其饵矣。 ★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近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贪利忘义 [反义]见利思义、一芥不取

利令智昏的翻译

4,利令智昏字词及原文翻译

利:利益 令:使得,使动词 智:思想,也可以理解为想法 昏:错误、冲动而造成的错误的决定利令智昏:在利益的面前,做出了错误的、愚蠢的决定。
利令智昏【原文】:昔齐人有欲金者①,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②.吏捕得之,间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③?”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翻译】: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 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注释】: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②攫——夺取.③何——王重民:“ 《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王叔岷:“ 《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望采纳!

5,利令智昏 是什么意思啊

“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得到点便宜就神智糊涂,头脑发昏。后来人们就用此来形容利欲使人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令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秦军一路旗开得胜,攻陷了野王,直逼上党。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既已失陷,上党孤立无援,很难再保住,于是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以便得到赵国保护。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平白无故接受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便劝导赵孝成王不要接受。可是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双眼,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到了上党这么一块好地方,何乐而不为?因此极力主张接受上党。平原君的主张正好迎合了赵孝成王的心思。赵国接受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眼看就要到嘴的这块肥肉轻易地被赵国得到,秦国极为恼怒,于是派大将军白起率军大举进攻赵国。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有过一段评述,他说,平原君不是凡夫俗子,却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使聪明人丧失理智。”即“鄙谚曰:利令智昏。”

6,利令智昏的解释是

利令智昏,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常用以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做出做事。 出处   西汉·司 司马迁画像 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出自《 吕氏春秋·去宥》 翻译   利:私利。   令:使。   智:理智。   昏:昏乱。   清旦:清晨。   鬻:卖。   攫:抓,夺。   耳:而已。   被:通“披”,穿戴   子:你   殊:完全   徒:只   金:黄金   齐: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 所:地方,处所。   束缚:捆绑。   焉:代词,这里。   对:回答   而:表修饰   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卖金子的地方去,见到有个人手中拿着金子,就一把抢夺过来。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他道:"人都在这儿,你就抢人家的金子,是什么原因?"   那人回答官吏说:"拿金子时,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没看到人。" 寓意   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往往会丧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来.而古人说“淡泊明志”“无欲则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7,利令智昏的意思是什么

顾名思义:有时候利益会冲昏一个人的头脑,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小便宜(利)令(令)一个人头脑(智)发昏(昏),而做出蠢事齐国有个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吕氏春秋·去宥》 寓意:利欲熏心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情来。原文: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柬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解释】: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示例】:独苦国人无识者,~,则不免受其饵矣。 ◎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近义词】:见利忘义、利欲熏心【反义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解释】: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文章TAG:利令智昏利令智昏

最近更新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有什么具体的功用

    甘草有什么具体的功用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甘草有什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6

  • 潮湿的近义词,潮湿的近义词

    潮湿的近义词2,潮湿的近义词是什么1,潮湿的近义词潮湿近义词:润湿,湿润释义:含水分比正常状态下多;湿度大。例句:1.土壤潮湿有助于植物生长。2.房屋潮湿、肮脏可滋生疾病。湿润潮湿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6

  • 接亲保证书,为新郎准备的结婚后保证书怎么写

    为新郎准备的结婚后保证书怎么写2,求一份新婚新娘对新郎的保证书3,结婚新郎保证书怎么写4,结婚保证书怎么写经典搞笑的结婚证保证书大全1,为新郎准备的结婚后保证书怎么写可以采用河东狮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6

  • 熬白菜拼音,熬菜拼音怎么拼

    熬菜拼音怎么拼áocài熬菜aocai2,熬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熬拼音:[āo][áo]部首:灬部笔画:14笔五笔:GQTO释义:[āo](动)烹调方法之一;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6

  • 模糊近义词,关于虚拟和真实世界

    我们来看看解决方案,谦虚和虚伪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分不开的模糊,2.反义词:清楚,明确,清楚,1.模糊读音móhu的意思是大纲模糊不清楚,3.近义Word:模糊,朦胧,空灵,模糊,朦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6

  • 梦到杀人,周公解梦见杀人

    周公解梦见杀人按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杀人被人追杀,会身体健壮,延年益寿.按心理学分析,梦见被人追杀,往往是反映了你内心深处的一种处事态度。你可以梦见被追杀,但事实上你在梦中却永远不会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5

  • 项目进度报告,进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进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他也不可以把情况告诉我。了解更进情况。进度报告就是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也就是用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2,项目进展情况和引用资金使用报告怎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5

  •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有哪些

    3.质地不同:陶器和瓷器的质地也不同,而陶器的做工比较简单,所以质地会比较粗糙,颜色会比较暗淡,会有杂色,2.烧成温度不同:另外陶器和瓷器的烧成温度也不同,陶器的原料比较常见,普通 ......

    金昌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