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病,一般分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所谓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的神经损伤,中枢性面瘫指面神经核以上的损伤。针灸对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取穴以及刺激量要根据面瘫的发病时间来定,早期一般在3天~一周内,面部取穴要少,刺激量要轻,不加电针,以防刺激过大造成面神经的变性,主要穴位有。
1、面瘫后多久可以开始针灸?针灸哪些穴位?
面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曾称之为贝尔面神经麻痹。可导致面部表情麻痹、额纹消失、闭目不紧、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对侧、鼓腮漏气等症状,发病后就可针灸,针灸的主穴:地仓、太阳、阳白。备用穴:翳风、人中、合谷,治法:地仓可透颊车,眼不闭合时可阳白透鱼腰,针合多能闭合。此病急性期应尽力逆转面神经麻痹,需综合治疗:西药:三磷腺苷,每次20mg,口服,每日3次;泼尼松,每次30mg,顿服,每日早晨1次;地巴唑,每次2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每次10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每次100μg,口服,每日3次,
2、面瘫针灸如何找穴位?
面瘫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病,一般分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所谓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的神经损伤,中枢性面瘫指面神经核以上的损伤。周围性面瘫表现出一侧口角歪斜,眼裂增大,闭目无力,一侧额纹变浅,或消失,而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主要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一般伴有一侧肢体的不遂,以及伸舌向一侧歪斜,也就是常说的面舌瘫。
一般说的面瘫通常指的是周围性面瘫,主要是因为感受风寒,感冒等造成面神经受损,针灸对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取穴以及刺激量要根据面瘫的发病时间来定,早期一般在3天~一周内,面部取穴要少,刺激量要轻,不加电针,以防刺激过大造成面神经的变性,主要穴位有:患侧阳白,太阳、四白、地仓、颊车、承浆、水沟、风池、翳风、双侧太冲、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