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一下,如果关羽失了荆州后回到成都,会不会受到惩罚。如果关羽抓了于禁,退兵荆州的话,那么结局会如何,一切皆有可能,如果关羽不失荆州,诸葛亮北伐有可能成功,如果,关羽能够攻取襄樊,则打开了北伐曹操的大门,关羽可能会继续进攻,关羽依然会襄樊之战,但刘备会派遣大军东进,防御孙权。
1、如果关羽不失荆州,诸葛亮早英年早逝,北伐会成功吗?
这个问题假设性太大,隆中对中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是,关羽不失荆州,诸葛亮运筹帷幄,还需时局有变,才有可能北伐会成功。如果刘备荆州尚在,自然关张二人也还在为刘备鞍前马后地效力,也没的蜀吴交恶,夷陵之败,只是少了诸葛亮,与真实历史进程相比,掌心觉得北伐也不大可能成功,首先是蜀汉实力偏弱。当时魏蜀吴三国,魏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话语权,可谓天时,占据北方中原大地,当时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谓极尽地利之优势,中原士族门阀世家逐步为曹魏所笼络,可谓人和,
这三点,刘备只有地利这一点可以与曹魏勉强比拼,人和方面是刘备的致命短板,内部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东州集团的争斗长期存在。因此,刘备想北伐成功,必先“广积粮,缓称王”,先图强再图霸,以时间换空间,其次是诸葛亮不可或缺。有人也许觉得,诸葛亮擅长内政,而不长于军事,所以失去诸葛亮,影响不大,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诸葛亮在国刘备的蜀汉,其实就是萧何、张良般的存在,战争背后的比拼,其实就是国力的比拼。前面分析了,蜀国弱项就是实力不够,要壮大实力,离不开诸葛亮这样的干才,这比得一个荆州重要多了,而且诸葛亮的战略眼光无可替代,也是刘备集团非常需要诸葛亮来把握大方向的。再次是需要时局有变,曹魏政权人口众多,兵多将广,家底殷实,非常蜀吴所能企及。
2、如果关羽顺利退回荆州,会怎样处理于禁及三万魏卒?
于禁是曹操的大将,久经惯战,这次被曹操派去,领七支军队去襄樊增援曹仁,没想到,关羽会掘水淹其七支队伍,于禁被擒,关在荆州的大牢里,于禁苦苦哀求的动作,在关羽的眼里,已经被极端的藐视了,他看不起于禁了。如果,关羽能够攻取襄樊,则打开了北伐曹操的大门,关羽可能会继续进攻,对于牢中的于禁以及投降的魏卒兵士,他不会要他们的命。
3、如果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并且成功北上中原,夺回汉献帝会怎么样?
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如果能穿越过去,也许能真的改变历史,改变人物命运!穿越回去,给关羽洗洗脑,他真的不拒绝孙权为儿子的求婚,和孙权结为了儿女亲家。关羽猛攻樊城,孙权猛攻杀肥,曹操分兵拒之。这时候,曹操退避关羽,迁都冀州,联络乌恒兵力,准备在黄漱与关羽决一死战,孙权攻下了合肥,关羽又攻下了新野。刘备趁机兵出汉中,直取西安,围攻太原,
曹操兵力分散,此时,意外发生了。趁曹操东挡西征之时,汉献帝组织了一批死党,趁着夜色,逃离了冀州,南下樊城,此时,刘备派赵云前来支援关羽。赵云在新野城,接到了汉献帝,关羽见赵云带回汉献帝,头都大了。心想:“如果迎接汉献帝回汉中,大哥刘备还得听他的,如果不迎回汉献帝,当初自己归顺曹操时,只降汉,不降曹的口号岂不是空话,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
也罢,把汉献帝交给张飞处理”,关羽很聪明,写了封信给张飞,张飞这时在西山西前线,攻打太原。接到关羽的信一看,关羽信中说:“三弟,请你派人来接汉献帝到汉中,我这边战事吃紧,没人@也没时间护送,到了汉中后,请记住礼数,见了汉献帝每天必须磕头,见大哥不必磕头。还有,大哥也得向汉献帝磕头,大哥磕头时,你也必须磕,否则犯欺君之罪,杀头,还会祸及大哥!”张飞一见这些话,气得环眼圆睁,胡须倒竖,
骂道:“什么鸟皇帝,要我磕头,还要我大哥磕头,真是气煞我也,也罢,路上把他杀了,让我大哥痛痛快快做个皇上。”张飞安排儿子张苞带三百精兵,化妆急行,一个月时间到达新野,护着汉献帝,西行而去,走了几天,来到一个山谷之处,突然山上冲下一伙蒙面土匪,杀向汉献帝,张苞拼命护驾,怎奈打不过蒙面人,落荒而逃!蒙面人一枪刺汉献帝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