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的女儿当年也没考上理想的高中,孩子也很伤心,打算读普通高中,孩子爸爸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我们市里的重点中学花了3万5借读费。孩子也很懂事,知道自己的成绩在重点中学里是最差的,于是她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在高中三年中,她认认真真学习,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在今年的高考中,她的高考成绩超一本分数线38分,是否划算?自己可以辨别,
至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费用要花多少?这要根据这所高中的收费情况来判断。正常情况下,公立重点高中收费较低,每年学杂费不足2000元,我孩子每学期收费770元,中途没有其他收费,就连周末时间的补课都是免费的,其余的费用就是孩子的生活费,孩子住校每年的生活费不超过1万元,如果选择公立高中,三年时间花不了10万元,
3、孩子中考进了一所普通高中,想让孩子到重点高中借读,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和建议?
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不准许本地本学区内中小学生和高中生在不同学校之间借读,各省市县区也都基本落实到位,原则上,本学区内校际间借读是违规的,但是这种形式的借读依然存在!江苏省从2014年起,就已经全面取消了本学区内校际间学生的借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规定对保障流动儿童权益、规范学籍变动以及转学等流程做了重新规范;规定特别指出:自2014年3月1日起江苏中小学全部取消借读,
以前,江苏一些名校进行集团办学,会要求学生第一志愿填报本部A学校,二志愿报分校B校,一志愿的本部名校没录上,被二志愿分校B校录取,可以再到A校借读;规定出台后,江苏中小学校将全面取消借读,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均不再设置借读。借读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心照不宣,更是一种三厢情愿,学生在本学区内,已经被A校录取了,但是学生非常不满意,特别想到办学条件更好的B校去借读;这个时候,唯一能达成借读的条件是,A校和B校都同意,A校答应给学生保留学籍,学生每年按时缴纳学杂费和按时注册学籍,并按时参加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时及时回来参加报名考试;B校同意接受,收取高昂的借读费,三年下来差不多要5万左右,其他资料费用和生活费用另算另交,B校的目的和动机就是一个——赚钱!这种借读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借读本身就违规,普通学生拿再多钱钱也找不到门路,只有那些有着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才有机会成功借读;即便如此,一旦有人举报,学生、A校、B校三方都得担责任!借读生问题,之所以一直实行高压态势,至上而下都一再强调“严禁”,主要是由于多年来由于“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现象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