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当时的“湖广行省”面积大得很,包括了今天的湖南、湖北、广西三省的全部,以及广东、贵州两省的一部分,自民国以后,湖南湖北就彻底分家了,如今的湖南湖北,经济实力均处于全国前十之列一,是“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
1、湖南湖北以前称为楚国,什么时候又把湖南湖北划分为二个省了?
楚,本义指丛生的树木,人们称之为荆条。后来,楚又引申为打人用的荆条及被打人的痛苦,自楚国诞生后,楚又特指楚国,今湖北一带仍自称为荆楚大地。自周成王封长江流域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起,始有楚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楚国兼并了周边众多诸候小国,实力不断增强,在楚庄王时期击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进入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兵强马壮,进一步开疆扩土,
至楚宣王、楚威王时,楚国国力达到鼎盛,其疆域除今湖南湖北之外,还包括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大部以及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等,可谓是幅员辽阔。虽然楚国的范围很广,但楚国诞生于湖南湖北一带,楚国都城郢,便位于今荆州境内。湖南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中国行政区划有“省”这个概念,始于元朝。
元以前各朝各代行政区划名称和区域范围也各不相同,但“荆州”基本上能包含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比如三国时期的“荆襄九郡”就包含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及后置的章陵郡和南乡郡等,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当时的“湖广行省”就包括了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区域。明代对行政区划又作出进一步调整,“湖广布政司”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地界了,
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的行政区域,“湖广省”包含今湖南湖北两省,两省各设巡府,但湖广总督府设于湖北。自民国以后,湖南湖北就彻底分家了,湖南湖北自古人才倍出,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尤其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名人、伟人涌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如今的湖南湖北,经济实力均处于全国前十之列一,是“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
2、屈原的籍贯目前在学术界有争议,一说是湖北秭归,一说是湖南汉寿,你怎么看?
现在连西门庆潘金莲都有人抢,何况象屈原这样的爱国诗人又是原本与湖北同为一家的湖南肯定要争一争这个老宝贝!历史有定论的事,我们没资格探讨,只说当下,我们知道,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我们也知道楚国原本包括湖北和湖南的一部分。但“楚”已分家,这无法改变,那么现今社会谁代表“楚”更被社会接受呢?说点大家都知道的,山东叫齐鲁大地,河北叫燕赵大地,山西叫三晋大地,河南叫中原大地,湖南称三湘大地,湖北称荆楚大地问题来了,为什么湖南不否定“荆楚大地”而自己用“湘楚大地”呢?当下湖北的“楚才回家”四处揽才,“楚啇”遍布全国,湖南咋不争这个“楚”呢?可见在争“楚”上底气不足,
有人说屈原是出生在湖北姊归,大半生活动在湖南,应该是湖南人。这更滑稽了,伟人出生在湖南,一生住的最多的地方除了北京就是武汉,能不能说他老人家是北京人或者武汉人呢?照此理由,张学良应该是台湾人,上千万的华侨都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活动在外国。屈原是楚国人,楚国包括湖北和湖南的一部分,这是没有争议的,屈原是楚文化的代表,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着大量楚文化瑰宝,武汉东湖就有不少与屈原有关的故事,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清河桥古桥遗址)。
记得武汉还有个啤酒叫行呤阁,历史有定论的如果都能随便否定,随便争议,那要编历史书干嘛?伟人出生在湖南韶山,二千年以后会不会有人说他是武汉人呢?因为他写的诗是吃武昌鱼,说武汉是“白云黄鹤的地方”,年年到武汉游泳居住。其实,与其争屈原是哪里人,不如争谁能代表楚,因为屈原是楚人,如果争不清谁更“楚”,那就老老实实做得象个“楚”人,湖南湖北本是一家,最好是互相携手,把楚文化发扬光大,不给屈大夫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