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2、洛阳铜加工厂3、洛阳轴承厂4、洛阳热电厂5、洛阳耐火材料厂6、洛阳407厂(柴油机厂)7、洛阳矿山机器厂8、洛阳玻璃厂9、洛阳棉纺织厂10、洛阳5111厂其中前7家是“一五”重点项目,都集中于涧西区。洛阳柴油机厂(407)在洛阳的几大厂矿里,河柴效益一直属于中等偏下。
1、洛阳不翻汤怎么样?
说起老洛阳的著名小吃不翻汤,上了年纪的洛阳人还会对那酸辣爽口的味道回味不已,可年轻人则大多闻所未闻。洛阳人有喝汤吃泡馍的习惯:早起和荤汤,牛肉汤、羊肉汤和驴肉汤鲜美无比;晚上不宜多吃,更要少油、少肉,一般就要喝些面疙瘩或米汤,倘若不想做饭或者孩子嘴馋,那沿街叫卖的素汤,如豆腐汤、丸子汤和不翻汤,就是一顿晚饭。
啥叫不翻汤?光这名字听来就很有些噱头,不翻其实就是一张绿豆小饼,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绿豆泡涨磨细兑水调汁,汁儿不稀不稠,舀一勺摊在鏊子上,用炉火加热,一分钟就熟了,不用翻个儿,所以叫做不翻,不翻极薄,一面豆绿一面淡黄,铺在放好调料的碗里,用骨头汤一浇,不翻汤就做好了,吃时再泡上烙馍一张。这种汤食,老少咸宜,
谁也说不清不翻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陪伴老洛阳人过了多少岁月,反正这喝汤吃泡馍的风俗算是流传下来了。拿一个白瓷碗,碗底放上白胡椒、醋、盐、味精等调味料,再放上煮熟的海带丝、泡涨的粉条、小块的鸭血,撒上虾皮和一大把翠绿的、切得细细碎碎的韭菜,再扔一块紫菜进去,把不翻铺在最上面,在碗里浇一勺骨头汤,再附上一张雪白的薄烙馍,一碗不翻汤就齐活了,
不翻汤端上饭桌时,只见漂满翠绿色碎韭菜的汤中,薄薄的不翻若隐若现。先喝一口汤,烫烫的,酸辣爽口,即使暑天也立刻叫人胃口大开,再夹起不翻尝上一口,不翻入口即化,有若无物,咽下肚去,唇齿间便有了绿豆的清香,再泡上韧性十足的薄烙馍,颇感“空虚”的牙齿立刻来了劲头,小小的不翻究竟是谁发明的,没人知道,但是在传说中,这张绿豆小饼来头可不小。
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经栾川县大洪沟时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阵奇香,原来是一户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没翻,不熟,”康熙皇帝饥不择食,说:“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大吃,顿觉美味异常,并为这小饼赐了字,于是,这受过“册封”的小饼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洛阳晚报付璇张露露),
2、现在的洛阳还宜居吗?
洛阳啥时候解决了喷喷?啥时候也就宜居了,现在的喷喷已经喷到了天上,但事与愿违呀。目前还暂不宜住居,洛阳一家研究所到西安准备集体落户就说明了问题^0^现在的河南发展中心是大郑州,举全省之力全力打造中心城市,洛阳的经济地位很难改变三线状态,三门峡被关中吸引走了,处于夹缝中发展是很难的,宜居更是谈不上,人才都被大城市吸引走了,怎么宜居^0^旅游资源又比不过郑州西安,城市地位决定,发展起来很难!谈不上发展,那就更谈不上宜居了^0^,
3、洛阳612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怎么样?西工大硕士毕业好进吗?
1、014基地,承担kkdd研发及生产,位置解放路2、202厂,承担kkdd生产,90年代初由汉中搬至洛阳涧西丽春西路90年代中期,202厂与014基地合并为新的612所3、中航光电所(613),是与612平级的单位,从事航空光电设备研发生产4、中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158),是伊川搬迁过来的,改制为股份公司后,发展势头凶猛,从事光电连接器研发生产。
周围同期搬迁至洛阳的,,还有632厂(已破产,厂址被612收购),744厂(已破产,厂址被洛阳高科钼钨收购)西工大硕士毕业,应该能进612或613,待遇放在洛阳能排进No.10以内,如果打算一辈子都在洛阳,就去吧但是跟先进企业比,国企的体制也有诸多问题,进去以后,你就能看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如果心怀天下,想要打拼,劝你换个地方吧[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