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舌是常见的舌苔之一,男女老幼都可能出现,但多见于小儿,即舌苔不匀而有一块或数块剥脱之处,状如地图。地图舌俗称“花舌头”,中医有“舌为脾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的说话,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会有胃口差、偏食、厌食、腹胀等情况,也会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
1、宝宝地图舌严重怎么办?
地图舌俗称“花舌头”,中医有“舌为脾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的说话,有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会有胃口差、偏食、厌食、腹胀等情况,也会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所以,治疗地图舌,重在调理脾胃消化功能,舌头不同的部位分别代表不周的脏腑,这是各位妈妈奶奶观察的重点哦!当看到舌苔剥脱如地图状,要注意观察舌苔在舌头在什么位置剥落,看看宝宝哪个脏腑有症状了,知道哪个脏腑有症状就知道要做小儿推拿穴位!记住,什么是五脏六腑?学中医不可不知。
宝妈们,你们知道吗?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1、舌苔在舌两侧脱落——肝郁或肝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因此,肝胆失和,需要健脾和胃,疏肝理气,2、舌苔在舌前部脱落——心肺有火表现为嗓子干,鼻子里面也很干,心很烦,手心和脚心都很热,还表现为干咳等,需要清心安神,滋阴润肺。
3、舌苔在舌中部脱落——脾胃有火4、舌苔在舌根部脱落——下焦有热下图这个孩子在下焦剥落,又在右边,说明孩子大便不好而且干,考虑肺阴肠阴不足;从整个舌面上看有青色於点,说明气滞血瘀,舌尖是头部凹陷或扁平属心阳不足征兆,孩子容易精力不集中,坐不住,动作多,小儿舌苔上出现剥脱,说明小儿的脾胃之气虚弱,正气不足。
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现地图舌,表明有脾胃阴虚或脾胃气虚,舌苔剥脱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若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临床脾胃阴虚多见,包括以上舌象照片,大家多注意观察,以上舌苔脱落的小儿推拿基本调理手法:八卦、推四横纹、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揉二马,捏积(捏脊)等。
四横纹穴:掌面,食、中、环、小指,四指本节(掌指关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调理脏腑,疏通气机,主治腹胀、腹痛、积滞、纳呆、便秘、干咳少痰、泄泻。操作方法:推四横纹――医者左手掌托患儿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面或螺纹面,来回推之,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边,顺着时针的方向,划一圆圈即是八卦穴。
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操作方法:顺运八卦——取左手顺时针周而复始的推运。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清天河水揉二马平肝清肺可根据症状不同随证加减。【张老师温馨提示】如果宝宝的舌头出现以上的症状,妈妈也不要过于紧张,特别要注意清淡饮食,小儿脾胃功能较弱,不能给他吃大量肥腻食物,否则就会运化不开,造成积滞;另外,在时间上,晚上要尽量少吃,特别是少吃肉等难消化食物,同时要注意均衡饮食、搭配合理。
宝宝消积食的处方考虑焦三仙和炒鸡内金,在消积食的同时,健脾的食物有山药、薏米、芡实,滋阴的中医有沙参、麦冬、生地,这里首推山药,因为山药可以补脾,而且还是平补,不致于让小儿吃过之后出现上火、食积等不适。山药粥做法很简单,把山药和大米一同熬粥就可以了,不用拘于比例,爱孩子就要学小儿推拿,传播中医育儿智慧,喜欢就关注我,张家纲专心专注小儿推拿技法传承与推广!。
2、地图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地图舌是常见的舌苔之一,男女老幼都可能出现,但多见于小儿,即舌苔不匀而有一块或数块剥脱之处,状如地图,人们在早晨刷牙的时候往往会看看舌苔,出现地图舌会引发对健康状况的担心。中医认为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气生成的,舌苔剥落一般主胃气不足,胃阴偏枯,即胃气阴两伤之象,严重者也有整舌剥脱的,为气阴大伤的表现,多见于温热病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