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豹眼看来,如果把关羽失荆州认定为大意,那么,不失荆州就一切皆有可能,刘备一统三国或许还有机会。如果关羽不失荆州,那就不再是三足鼎立,而关羽会成为唯一要匡扶汉室的另一支军事势力,“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也就是即便关羽不失荆州,刘备依然不会一统天下。
1、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应答,如关羽没走麦城,一样亡国,其理由是,刘备不冷静,关羽走了就举大半兵力报仇,忘了强大的魏国随时消灭他们,孙,吴联盟才有唯一生存的机会,这应该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意思,也就是基本国策,但事实上已蜀,吴争守荆州,相互削弱,还伐魏,有意拿鸡蛋砸石头,嫌自己死得慢了,魏鱼翁得利,后有诸葛又重新修复孙,刘,两家关系但太晚了,吴国已超出蜀国许多,蜀国内部混乱,将相不和,君臣不和,无人可用,最起码缺少治国之能人,哪有不败之理,因刘禅当时已失去自由,也无权,基本有诸葛说了算,(这里说一下,这个阿斗是聪明之人,不是扶不起来),三国之间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要看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演义角度去看,去分析,探讨探讨没有谁能去统一认识,也没有谁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这必竞是历史,没有谁亲自看过见过,再见!。
2、如果荆州没有丢失,北伐曹魏会成功吗?刘备能不能统一三国?
如果荆州没有丢失,诸葛亮的北伐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正如隆中对中所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如果关羽不大意失荆州,三国的格局会怎样?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是心系大汉,支持刘备的,当刘备拿下西川的时候,有多少怀着激动的心情祝福着刘备;汉中大战,当曹操退兵的那一刻,又有多少人认为大汉二次中兴有望,在这些人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刘备在朝堂上换政汉献帝;又有多少人在关羽失荆州之后,捶胸叹息,遗恨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不能实现,然而关羽不丢荆州,刘备的蜀汉就能变得更好吗?答案是不会。
条件苛刻的隆中对在隆中对里,孔明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个荆州,是整个荆州全貌,北据汉沔的荆州,是包含了人口最多的南阳郡、南郡、江夏郡的荆州,然而刘备当时自己只有两三千人,刘琦一万多人,就这些人想控制诺大的荆州,是很难的。再加上孔明自己都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不断,而刘备有生力量太少,经不起常年的消耗,荆州在刘备手里,真不好守,
另一说占据益州,西川和荆州紧挨着,面积超大,人口在220年大概有100多万,但真正有人的地方也就集中在成都平原。说用益州养荆州,这是很难的,两州交界洽是一二阶梯分界线,山峦颇多,不易行进,而且益州兵较曹魏的雍凉兵又相对瘦弱,再者刘备初占益州,还得先收取民心,不能急招兵,因此所仰赖的是有限的荆州兵,所以隆中对再不看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是个完美的战略,然而事实情况,并不能让它理想的实现。
荆州的威胁虽说有了荆州,刘备军就有了多种出兵北伐的选择,但他面临的威胁也会更多,首先跨据荆益两州的刘备对于昔日盟友孙权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威胁。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备一家做大,孙权岂能袖手旁观,必然的会去和曹操联合,其实在白衣渡江之前,孙刘就险些开过战。215年,刘备刚刚占据了西川,孙权来索要南郡,刘备不给,孙权遣甘宁凌统鲁肃等陈兵江夏,直接威胁南郡,关羽自知兵力不敌,不敢妄动,
刘备勃然大怒,领兵五万来支援,八万人的优势使得刘备很自信,但是此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无奈只能与孙权求和,割了江夏长沙桂陵三郡,马上回防西川。而这一次算是给孙刘撕破脸埋了伏笔,这样,关羽三万多点的兵,既要面对孙权陈在南郡旁边的五六万人,又得防着襄阳的曹操军,日子很难过,这样,每次如果关羽遇到危险,荆州的驻军是不够应付的,需要刘备的支援,然而刚刚说了,地形原因,长途奔波劳累士卒不说,行军速度也快不了,等到了荆州咋样了还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