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地图册1996版
四川与重庆的交界地方有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遂宁市、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城口县、重庆市开州区、重庆市梁平区、重庆市垫江县、重庆市合川区、重庆市长寿区、重庆市潼南区、重庆市荣昌区、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江津区
2. 四川省地图电子版
四川省行政区划
四川省,简称川(别称蜀)。省会成都。
幅员面积4917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67万人(2020年)。
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合计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5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
30号。
3. 四川省地图册1996版高清
四川无于湖北交界处地图
重庆市再次被提升为直辖市,四川东部的很多区县,划入了重庆市管理。随着重庆市的组建,湖北省与四川省不再相邻。下面是湖北的地图,图中表明,胡北于四川不交界。
4. 四川省地图册地形版
自然地理特征地图如上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最低点在南边泸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米.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5. 四川省地图册成都地图出版社
成都市行政地图属于成都市测绘局管理
6. 四川省城乡地图册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
7. 四川地图1997
目前,中国总计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重庆市是建立最晚的直辖市,在1997年才和四川省分家。在此之前,重庆一直隶属于四川省。那么,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既然重庆隶属于四川,那么,在90年代,为何被提升为直辖市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重庆和四川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区。
从地图上来看,四川省和重庆市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盆地。在盆地里,土地肥沃、适合生活。从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和重庆就不是一家人。四川省当时属于蜀国,而重庆地区属于巴国。如果不是秦国南下灭掉了巴国和蜀国,估计两个国家会继续对抗下去。在外力的作用下,四川和重庆北合并到了一起。在随后的历史中,四川和重庆基本上都被划分在一起。例如汉朝的益州、唐朝的剑南道等等,为了便于管理,两个地区始终在一起。
8. 1996老四川省地图
安徽自建省以来,有多个城市曾经担任过省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省会实际上只有两个,那就是安庆和合肥。
除了安庆和合肥之外,因为战乱,省会也一度临时驻扎在一些其他的城市,但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省会。除此之外,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当代的一些原因,被众多安徽网民视为也是安徽的省会,称之为“徽京”。
清代初期,清政府废除了江宁府国都的地位,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考虑到江南省经济发达,地位重要,是大清朝钱粮赋税最重要的来源地,又是明王朝后期反抗清军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江南省拆分为左、右承宣布政使司。
1667年,右布政使司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左布政使司取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首字,称为安徽省。自此,安徽和江苏正式分家,成为独立的行政机构。
不过,颇为搞笑的是左布政使司的官员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一直驻扎在江宁府,没有到安徽办公,直到1760年,左布政使司才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安徽省和江苏省才最终分家,这一段小小的插曲也成为了很多当代网友把南京当成安徽第一任省会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中期,一场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兴起,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之后,顺江之下,夺取了南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抗的农民政权,也控制了从镇江到武昌的沿江城市。
安徽巡抚迁往庐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当然了,清政府并没有真的想过废弃安庆省会的地位。
1862年,在湘军收复安庆之后,给清廷的奏折也是提到了收复了安徽省府,清政府以庐州“无重关大江之险”,将省会再次迁往安庆。
由此可见,安庆作为省会与军事上的重要性是有直接关系的。
抗日战争中,长江流域是日军侵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南京沦陷之后,日军经过了数月的准备,于1938年6月发起了向武汉方向的进攻。
武汉会战中,安庆沦陷,不过在此之前,为了躲避日军的锋芒,安徽省政府于1938年初迁往金寨。
而在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后,汪伪政权将管辖下的新安徽省府迁往了皖北的交通重镇蚌埠。
抗战胜利后,省会再次迁回安庆,不过不得不说,此时的安庆在历经多次战乱之后,也仅仅剩下了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了。
论交通,安庆的地位已经比不上蚌埠,论人口和经济,则不如芜湖(市区),能够始终被视为安徽省会的第一选择,主要还是因为安庆地处武汉和南京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新中国建立之后,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地跨淮河和长江的省份来说,安庆如果继续作为省会,确实不是很方便。
如果取交通最优的话,省会似乎就应该迁往蚌埠,如果取经济最优的话,似乎就应该迁往芜湖,不过省会最终迁往了皖中地区的合肥。
自此,安庆结束了200多年的省府岁月,安徽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安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省会只有安庆和合肥,但是和安徽省会有关的城市除了安庆和合肥之外,确实还有其他的城市。
不过“徽京”南京毕竟只是个传说,与其说南京曾经是安徽的省会,不如说是当代安徽众多网民怀念那个经济在全国都属于上等水平的时代。
金寨成为省府的临时所在地则是因为战乱的原因,蚌埠作为汪伪政权的安徽省府,就一直以来,众多的安徽网民都不断的提出设想,如果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安徽会怎么样?如果芜湖作为安徽的省会,安徽又会怎样?如果蚌埠作为安徽的省会,安徽又会如何?
总的来说,作为全省之中的合肥作为安徽建国之后的新省会,不失为是一个最为理智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后来的发展策略如何就没必要说太多了。
今天的安徽,虽然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加速,但是总体上来说还难说美好。除了个别城市发展的差强人意之外,多数地级市都还难说发展的多好,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作为省会的合肥,理应带头提升产业水平,带动整个安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