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全盛时期国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晚清时期剩下大约1107万,行政制度上主要有三种。清朝建省直到光绪年间才比较完备,下面是1908年(光绪年间)的清朝行政简图,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两江总督署驻南京,江苏巡抚衙门驻苏州。
1、清朝共有多少个行政省?
清朝建省直到光绪年间才比较完备,下面是1908年(光绪年间)的清朝行政简图。清朝全盛时期国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晚清时期剩下大约1107万,行政制度上主要有三种:①行省制:传统汉地,②军府制:东北三地 新疆。主要是武职官员统辖,光绪时期这四个地方改为建省,③盟旗制:蒙古地区 其他临近地区。蒙古,西藏,青海等地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建省,
光绪时期,有22个行政省 藩部(西藏,青海,蒙古等地)。(1)第一块:汉地十八省,汉地,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区,在康熙年间形成汉地十八省,光绪时期有变动,后来仍然改回十八省。直隶,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云贵两湖,四川广西等地设有土司,多为本地民族头目,在清朝时期,不断地改土归流。
(2)第二块:东北三省,康乾时期,这三个地方和汉地十八省不一样,是将军建制的。盛京:盛京将军统辖,吉林:吉林将军统辖。黑龙江:黑龙江将军统辖,1907年(光绪33年),三地建省,盛京改为奉天省,吉林改为吉林省,黑龙江改为黑龙江省。(3)第三块:藩部,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与黑龙江布特哈地区不属于行省建制,而是被称为藩部,归理藩院管辖。
2、江苏明朝称之为南直隶,清朝称之为江南省,康熙改为江苏省,江苏在古代是否举足轻重?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民族,从夏朝定都河南开始,中原和北方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常常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我认为江苏在古代的政治地位并不是举足轻重的,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江苏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现江苏地区就诞生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秦统一中国后,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今江苏地区的生产力也再逐步提高,但开发水平低于北方。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建业(282年改建邺,今江苏省会南京)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江苏呈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江苏经济地位提升。北宋靖康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今江苏范围内先后称为南京、京师,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复称南京,大致辖有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因相对于北直隶称南直隶,南京是明朝陪都。
清初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两江总督署驻南京,江苏巡抚衙门驻苏州。这是江苏建省之始,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苏”,太平天国曾在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1864)间建都南京,称天京,并曾在境内短暂地设置过天京省、天浦省和苏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