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城池在北边,荆州不是曹操的了,为何刘备取长沙的时候,长沙还是曹操的。曹操的城池在北边,荆州不是曹操的了,为何刘备取长沙的时候,长沙还是曹操的,这就是曹操占据荆州的第一个阶段,为日后曹操占领荆州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曹操的势力范围本来一直在荆州的北方,通过不断的蚕食,逐步将势力侵入到荆州。
1、曹操的城池在北边,荆州不是曹操的了,为何刘备取长沙的时候,长沙还是曹操的?
在三国时代,荆州归属一直都变化,并非一直属于刘备,或者孙权,或者曹操。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曹操的城池在北边,荆州不是曹操的了,为何刘备取长沙的时候,长沙还是曹操的?我们需要一点点的给你讲解一下其中的缘由,抽丝剥茧的了解一下,三国时代的荆州范畴。三国时代的荆州和现代的荆州不是同一个意思,并且范围不同,只是名称类似而已,而且意义也不同,
三国时代提到的荆州并不是指荆州市,而是一个州的名称,就像现在一个省的名称,如同称广东省、湖北省一样。在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的行政划分中,荆州是一个区域,全称是荆州刺史部,随着时间的发展,荆州所辖的郡县也有所不同,但是大体还是没有太多变化,它总共有七郡,包括:南阳郡、南郡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
后来曹操占领南阳郡后,就从南阳郡分出一部分为襄阳郡、南乡郡,这样以前的荆州七郡就变成了荆州九郡,在电视剧中就经常提到荆州九郡,那是后期才应该有的,假设前期就出现这种说法,那就有些谬误了。曹操的城池在北边,荆州不是曹操的了,为何刘备取长沙的时候,长沙还是曹操的?三国时代,在荆州地区活动的诸侯非常多,但是真正有影响的大约就只有刘表,张绣,刘备,孙权以及曹操这么几个诸侯,
而且曹操占据荆州也是一个逐步蚕食的过程,并非一躇而就,他的发展总共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招降张绣,占据南阳郡部分地区,公元196年,曹操听从部下意见,将汉献帝迎接到刚刚占领的许县,并且将东汉新的都城定在许县,改许县为许都。许都位于豫州的南面,紧挨着荆州南阳郡,两边直线距离为二百公里,骑兵不到三天就可以到达,
此时驻守南阳北面的是西凉大将张绣。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本来在关中呆得好好的,但是适逢关中闹饥荒,颗粒无收,无以自存,就来荆州寻找机会,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防守得当,让走投无路的张济无所适从。面对坚城,张济连连吃败仗,并且在攻城的时候被流矢所杀,因此余下数千人归属侄子张绣统领,刘表也不是什么大善人,他之所以慷慨大方的将宛城让给张济,那也是为了抗击北方实力日趋膨胀的曹操,因此刘表不惜拉下面子,就势拉拢走投无路的张绣,供给粮草,让他屯兵宛城,作为荆州北面的屏障。
张绣屯兵宛城对于刘表来说是一个屏障,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却是一个威胁,随着幽州公孙瓒的覆灭,袁绍已经占有幽州、并州、冀州和青州共四州之地,拥兵十余万,正迫切需要向兖州曹操方向扩张,一时间让曹操面临南北紧张局势。曹操要击败袁绍,就必须避免两线作战,但是在许都的南边有一个如此强悍的对手,时刻威胁着许都的安危,对于曹操来说令人食不甘味,
到了公元199年,在张绣的谋士贾诩的规劝下,张绣放弃袁绍和刘表,率领所部投降曹操,成为曹操麾下得力的干将。就这样原本稳如磐石的荆州,在张绣投降后,南阳郡治下的宛城变成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为曹操日后夺取荆州钉下了一个楔子,宛城原本是南阳郡的治所,属于一个比较大的县,而且城池坚固,扼守着南阳通往许都的交通要道。
要去许都就需要拿下宛城,而南阳要向北发展,就需要经过宛城,宛城成了许都的屏障,曹操拿下宛城后,就派心腹大将曹洪防守,以确保许都的安危。这就是曹操占据荆州的第一个阶段,为日后曹操占领荆州打下基础,第二个阶段:刘琮投降,荆州尽失,时间到了公元208年,北方袁绍的几个儿子在曹操清剿之下,被消灭干净,北方归于统一,过去属于袁绍的幽州、青州和冀州成为曹操稳固的大后方,南下荆州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