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秦岭山脉:该山脉分布于灵宝市境内,是西岳华山的东延部分。东西走向,东至宏农涧河之谷缘,长约30km,山体雄伟高峻,海拔多在2000m左右。山脉西段的老鸦岔海拔2413.8m,为本省最高峰,由花岗岩组成。小秦岭北侧受华山北麓大断裂切割,山高坡陡,山势挺拔,南坡较北坡稍缓。两侧的河谷或沟谷下切作用强烈,形成许多谷坡很陡的V型谷,跌水和瀑布众多。
(3)崤山山脉:分布在宏农涧河与洛河之间,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山脉主脊地带属褶皱断块构造类型的中山,海拔在1500m左右,主要高峰冠云山海拔1866m,千山海拔1902.6m,总的山势是西南高,向东北逐渐降低。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面的流入宏农涧河,向东面的流入洛河。河流的中下游下切作用强烈,形成许多深窄的V型谷或峡谷。
(4)熊耳山和嵩山山脉:熊耳山脉分布在伊河和洛河之间,自西南向东北延伸,西南段山体宽阔,山势陡峻,海拔多在1500m以上,主要山峰全宝山海拔2094.2m,华山海拔1931.8m。东北段一般以低山类型为主,分布有较宽广的丘陵。嵩山山脉分布于洛阳龙门以东,东西走向,其主峰在登封市区北面,是我国著名的中岳嵩山,海拔1440m,其南的少室山(玉寨山)高达1500余m,山脉北坡陡峻,南坡较缓,为褶皱断块中山类型。
(5)外方山山脉:分布于伊河以东,北汝河以南,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部与伏牛山相接,构成为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势雄伟,属中山类型。海拔高度约1500m左右,主峰海拔1700m以上,东北部为低山丘陵。
(6)伏牛山脉:这是秦岭东延到本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200余km,山势异常高峻挺拔,山脉西段群峰耸立,十分壮观。主要高峰有玉皇尖(海拔2057m)、龙池山曼(海拔2129m)、石人山(海拔2153.1m)、老君山(海拔2192.1m)、玉皇顶(海拔2211.6m)等。东段的山势逐渐降低而分散,变为低山丘陵。伏牛山脉向东延伸到方城县东北处,突然中断,形成我国地形上著名的“方城缺口”,此缺口长约30km,宽约8~15km,是一条自西南向东北伸展的山间堆积平原。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是该盆地和豫东平原间的天然通道,也是沟通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的历史上著名的“南襄隘道”的一部分。伏牛山脉两侧的河流或沟谷,下切强烈,形成一些又窄又深的峡谷或嶂谷,并有许多跌水和瀑布。在山地中,还分布有一些山间盆地或山间谷地。
(7)桐柏—大别山脉:桐柏山和大别山脉分布在本省南部边境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桐柏山脉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海拔高度约400~800m,只有个别山峰超过1000m,如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m。低山丘陵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阔的山间谷地,其中以桐柏—吴城盆地为最大。大别山位于京广铁路以东的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带,近东西延伸。西段主脊高度不大,多在800~1000m之间,著名的避署胜地鸡公山就在其间,东段主脊狭窄高峻,有一系列超1000m的陡峭山峰,如黄毛尖(海拔1011m)、黄柏山(海拔1257m)、九峰山(海拔1353m)和金刚台(海拔1584m)等。自山脉主脊向北地势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过渡为山前冲积倾斜平原。
2、平原 本省平原可分为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两大部分。
5. 河南地图全图可放大图片
黄河由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东偏北进入河南三门峡(灵宝市、陕县、渑池县)境内,也是河南和山西的分界线;流入济源市有小浪底水库,进入焦作(孟州市、温县、武涉县),进向东入新乡(原阳封丘),最后沿着新乡(长恒)和濮阳(台山)与山东菏泽界限向东北方向进入山东境内。
6. 河南地图全图可放大 电子版
如果有人问河南名字是咋来的,立即会有人说,因为它位于黄河以南。但是,略懂历史知识的人就会知道,河南横跨黄河两岸,为啥偏偏起名叫做河南呢?
(大象)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河南有多个名字。
商朝、周朝分别选择河南境内的商丘、洛阳作为首都,不过河南全境还没有名字出现。秦朝时候,在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砀郡,这样河南境内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几个行政机构。
汉朝时期,在河南设豫州刺史部,辖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等郡及梁国等封国。为啥叫做豫州呢?我们看“豫”字的来历,左侧就如一个人在牵着缰绳,后面则是一个象。所以说,豫这个字,就是人牵着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