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襄阳微闻,我是从1992来襄阳读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襄阳,见证了襄阳发展,可以说襄阳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景更好。民发广场早已成了襄阳的地标性建筑,与万达广场等外来巨头齐名襄阳;其人居产品更是屡屡改写襄阳人居历史,襄阳第一代电梯房都市花园、第一代江景房汉江国际,均是民发造;而民发·世界城,东津世纪城等项目,不仅顺应了襄阳城市发展大势,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生代的襄阳人。
1、襄阳城市规划怎么样?
襄阳市是湖北省直辖市,襄阳大都市区中心城市。本轮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城市发展作出深入分析,帮助襄阳建立了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针对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对城市环境治理、城市容量、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对策和计划;从生态城市和城市设计角度构筑城市生态环境框架,建立了城市风貌特色体系,该项目荣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影响在大量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资源禀赋、结构特点和未来城市在区域的功能作用,首次系统的构建襄阳未来大城市结构框架,并延续发展至今;同时结合城市山、水和历史名城特色,创新性运用生态理念,提出“山水融城、生态绿心、五城环洲”城市结构,该规划理念也一直影响城市的发展,作为省城规院较为典型规划成果,基本奠定那个年代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全国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领先地位。
2、湖北襄阳的发展怎么样?
我是襄阳微闻,我是从1992来襄阳读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襄阳,见证了襄阳发展,可以说襄阳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景更好,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阳重回交通杻纽中心地位。历史上,襄阳就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随着去年汉十高铁、郑万高铁、浩吉铁路开通,还有一大批在建铁路、公路、水路、空路(飞机)项目,交通优势明显,尤其十字形高铁网形成,带动经济后劲非常明显。
二是襄阳工业发展后劲十足,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格局已形成,一个龙头即汽车产业,六大支柱分别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目前,襄阳东西南北分布着高新开发区、深圳工业园、东津新区(经开区)、襄州开发区、航空航天工业园、樊城开发区、襄城开发区等工业发展平台,聚集了大批企业,
据2019年GDP数据显示,襄阳有着高达4812.84亿元的GDP总量,排名全国大陆地区前46强。三是襄阳被国家确定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国家颁布实施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襄阳先后吸引华侨城、京东、宝武集团等一大批企业来襄投资,吸引北航、武汉理工大、华中农大等大学来襄设立校区或研究院,可见襄阳发展潜力的魅力之大,
3、襄阳东津新区哪个项目最值得入手?
谢题主邀请。在推荐项目之前,先从交通、规划和资源三个维度对东津新区做一个简单的科普,(襄阳东津新区规划图)正如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所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提到东津新区,非襄阳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东津高铁站,这条今年年底即将开通的高铁站,是联系汉十、郑万及未来襄常高铁的重要节点。(汉十高铁示意图)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中部地级市中最大、湖北第二大的高铁站,与东津新区北边的机场一道,形成“上天入地”的格局,
除此之外,以东津湾大桥、六两河大桥、苏岭大桥、鹿门大桥为代表的“4桥”和以3号线、4号线、5号线为代表的“3轨”深入区域腹地,届时将形成多维立体交通网,襄阳七省通衢的战略要塞地位将被实力验证。而对于襄阳本地人来说,东津新区的战略意义则远不止于交通,(东津新区航拍夜景)在襄阳现代化发展中,城市版图被划分为“一心四城”,形成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东津新区环绕鱼梁洲的大格局。
不同的区域根据发展特点和重点,有着不同功能定位,其中襄城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和旅游目的地;樊城重点发展现代商务和商业,成为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襄州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鱼梁洲建设为具有鲜明生态特色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而东津新则定位为: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承担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