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主要传承有王襞、王栋、徐樾、颜钧、李贽、焦竑,以及何心隐、罗汝芳等人,李思诚,其祖父李春芳繁衍成兴化李氏望族,子孙曾玄五世,男女数百人,官至尚书、卿寺以及知府、知县者十数人,而布衣、诸生以诗文名于世者数人。
1、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
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如秦的郡县二级制,到东汉逐渐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明清时期,主要为省、府、县三级制(当然也有直隶州、直隶厅等),明清每府辖若干县,有的府还会下辖若干州,府衙所在县一般也成为“首县”,首县不仅有府衙,也有县衙。
如明代河南汝宁府下辖二州(信阳州、光州)、十二县(汝阳、上蔡、确山、新蔡、西平、遂平、正阳、罗山、光山、固始、息县、商城),首县为汝阳县,其中信阳州无附廓县,光州则下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四县,其余则均属汝宁府管辖,据此,府应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县是中国存在久远的行政区划,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一直延续到当代,
所以20世纪末,温铁军曾提出“皇权不下县”的理论,认为古代王朝权力只达到县一级,县以下以自治为主。“皇权不下县”理论提出以后,有学者同意,但也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这里不讨论这一理论是否合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县是地方社会和王朝国家权力相连接的地方。县衙(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下同)府衙知府品级也比知县高很多,明制,知府为正四品,“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见《明史·职官志》);知县仅为正七品,“掌一县之政”,
2、泰州在明代有哪些名人?
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乃是施耐庵因避战乱在昭阳而隐写,讲述的是宋徽宗昏庸,奸臣当道,官府腐败,贪官污吏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得无路可走,只好在梁山泊聚集江湖上的豪侠,打州劫府,济困扶贫的故事,以寄托心意,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对叙事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吏部尚书翟善,以贡举人历官吏文选司主事,掌管部事,他气宇恢廓、品行高尚,明于经术、奏合帝意,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事务主持得中规中矩。朱元璋很高兴,相中了年轻的翟善,后来褒奖他曰:官居宰相位,而无地起楼,善与寇凖同风矣,少年得志的翟善,作风严谨,很有做官的气度胸襟。历官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元老的高谷,曾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少保东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
他为官清廉、办事公道,持议公正、湫隘特甚;他学识渊博、淹贯经史,享受双俸、工诗善书,著《育斋文集》十卷、《诗集》十七卷、《归田》三卷,以及《盐城观海》《咏昭阳十景》散佚诗文五十余篇等。内阁首辅李春芳,历任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
他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著《贻安堂集》十卷存世也。徐蕃,授南京礼科给事中,江西参议,浙江都御史,累官工部右侍郎,着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于泰州博物馆大明衣冠展厅内,其官服胸前和后背各缀的空绣孔雀纹补子,堪称明代暗花缎优秀作品,徐蕃一生廉洁奉公,生活简淡,妻子为他添置妾媵,却被责令遣送回家,与皇帝朱祐樘只娶张皇后一人、感情极好,保持一致,很有古代贤者的风范,
神童储巏,历任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太仆寺卿、户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为人简重端默,在朝二十余载,直到病重还在处理公务,有很好的口碑;他曾割股疗母疾,其诗或恬淡平雅,或洒落清远,或深雄跌宕,动人的故事为泰州百姓传唱,深受百姓和同僚的爱戴,嘉靖皇帝追赠他为礼部尚书,敕建祠堂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