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县城高中考上清北或者985、211的越来越少。在大城市的顶级高中,各科竞赛师资力量既强大,又有培训学生的经验和传统,县里的最好的高中只能集中全县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各地市州最好的高中能集聚各地市州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各省市最好的高中会凝聚全省市最好的师资和生源。
1、高中的班主任,班里有学生考上985和211院校能有多少奖金?
我听好多人说,如果考上985和211大学,班主任是会有奖金的。我儿子考高中的时候考了全班第一,全校第八,全市第二十八,报到时就变成了全市第十三了,他前面的二十七同学就走了十五个,因为我们老家是县城,好几年也走不了一个清华北大的,很多学习好的孩子都会选择去外地上高中,我当时就特后悔自己听学校老师的建议了,没让儿子去外地上高中。
2、初中的时候满分850,可以考到700,在高中有希望考上985211吗?
首先静止地凝固地看问题,850分总分,得了700分,得分率为82.3%。假设高考得分率不变,换算成750分的总分,得分是617分,若理科985没问题,若文科,至少211没问题了。但真的如此吗?其实还存在着很多变数!首先,初中中考成绩八十二三分的平均成绩真的不是很高,得这种分数及以上者大有人在,其次,一般情况,绝大多数人的高考成绩比中考分数要低很多!以化学为例,中考95甚至100分,高考很难打这么多分,其他科也一样。
第三,上面的那个计算方法也是错误的,即使成绩不下降,也不是那样计算,那应看该生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名,看他是否进入985或211的比例,如果进入了,成绩不下降,高考就进得了。但按猜,应该是没进,难道不可以中考低分,高考反而高分吗?答,可以!但要:一、脑子很灵魂;二、方法很对头;三、学习很勤奋。具有这三个条件,也可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进而超越别人,
3、为什么现在县城高中考上清北或985,211的越来越少?
为什么现在县城高中考上清北或者985、211的越来越少?作为高中老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各位朋友一妨看看,是否有道理。欢迎讨论,并批评指正,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考考生越来越优秀,顶端高校的高考分数线越来越高。随着教育实力和水平的提高,高考考生越来越优秀,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线在各省市水涨船高。以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为例:1980年代初,上600分可以上清北;1990年代620、630分左右可以上清北;2000年以前,750分的满分650,可以上清华北大;2010年左右理科660分可以上清北;2020年理科680分可能都上不了清北,
两个原因,一是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二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是其他方面的竞争,最终可能都会集中到教育的竞争上来,所以最后都将所有的板子打到教育上来,打到所有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个人以为还是很不公平。教育资源分布不很均匀,大中城市的教育硬件、软件、师资力量、教育氛围等外部环境更好更强,县里的最好的高中只能集中全县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各地市州最好的高中能集聚各地市州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各省市最好的高中会凝聚全省市最好的师资和生源。
这肯定是不争的事实,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算分片区招生,这个一流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在哪里,人为想平衡,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所以个人以为教育:县里竞争不过地市州,地市州竞争不过省会,我们能让县里的GDP超过省会的GDP吗?经济方面,我们大家不也是在追求公平吗?城市孩子的家长素质普通更高,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孩子厡生家庭的教育理念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人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的家长和家庭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抛开孩子的原生家庭,谈教育也是不太现实的,疫情期间,网上有人说教师子女升学要加分,因为教师子女可以在家里上课,这虽说是笑话,但是我们有理由让重视教育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高考加分吗?个人以为:让更多普通的孩子们尽量接受多一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