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明一代南京始终都是都城之一,京师所有的政府班子南京都有,相当于陪都。南京的名称来源于明朝,民国时期重新启用并延续至今南京是中国现在仅有带“京”字的两个城市之一,“集庆”作为南京名称,始于其对南京的感恩,”越城越城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古城。
1、南京为什么还叫南京?
南京的名称来源于明朝,民国时期重新启用并延续至今南京是中国现在仅有带“京”字的两个城市之一。其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字,如:健康、建业、集庆、金陵、江宁,其中南京这个称呼是起源于明代。(今天的南京城墙就是在明代修建的)1356年朱元璋攻克了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随后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12年之后的1368年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正式称帝建立大明并定都于此。
这个应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明初称为“京师”,称帝之后朱元璋见时机成熟迅速组织北伐,1369年征虏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元顺帝北逃,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在克服中原后朱元璋曾想将都城迁回洛阳或者长安,于是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考察,但是朱标在考察回来后不久就病死了,这给了朱元璋极大的打击,迁都一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而此时在北方镇守边境的燕王朱棣渐渐有了篡位之心,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最后以朱棣攻克南京取得胜利而告终,朱允炆下落不明。篡位之后的朱棣待在京师整日惶恐不安,毕竟他爹的坟就在城外的明孝陵,这叫他死后咋去见朱元璋?而且他常年生活在北方,实在不适应南方的环境,
于是他开始着手建设他曾经的藩地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经过了近20年的建设,在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顺天府,而应天府则称之为南京,南京一名由此而来,注意,有明一代南京始终都是都城之一,京师所有的政府班子南京都有,相当于陪都。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满人的陪都是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
所以将此地改称江宁,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清末。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重新将江宁改回为南京,定都于此,并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此后南京这一称呼被固定了下来,即便今天的南京已不是首都,但它仍旧与北京遥相呼应。(孙中山在到达南京后立即前往明孝陵谒陵,向明太祖朱元璋宣告中国光复了),
2、南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名,共有多少个名字?是中国名字最多的城市吗?
南京历史上曾有50多个名称,常用的名称就有30多个,如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城、石头城、吴京、扬州、丹阳、丹杨、金城、建业、建邺、建康、江宁、白门、白下、蒋州、昇州、归化、上元、昇国、集庆、应天、天京、秦淮、钟山、龙盘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江南佳丽地、江南第一州。在史书里,还可见到称南京为南都、留都、行都、西都、陪都、皇都、天都、天城、京师、京市、皇邑、神京、上国、上京、帝里、江城、南国、新京、首都特别市等,
是中国曾用名最多的城市。今在朝天宫街道范围内可见到地名冶山道院、建邺路、秣陵路、升州路等地名,若想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可到红土桥小巷一探究竟,冶城冶山冶城是南京最早的城邑雏形,因此被称为南京的“母城”。传公元前495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云:“金陵在春秋是本吴地,未有城邑。
惟石头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也,”越城越城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古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现中华门外古长干里,因筑城工程是由范蠡主持的,故又名“范蠡城”。金陵金陵是南京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其来历,一般认为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
钟山顶上的岩石泛紫色,所以称金陵,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秣陵南京称秣陵始于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改金陵为秣陵,秦始皇认为金陵王气很重,为泄王气,断淮水(古秦淮河),改金陵名,秣是草料,意即此地只配作牧马场。然事与愿违,秦始皇在北返西归途中,一病不起,永辞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