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析南阳和郑州的现实形势时,很快就能得到结论,在楼市投资上,南阳还逊色郑州一大截。自从去年,南阳地王诞生以来,南阳大有赶超郑州的势头,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南阳县师范传习所,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与南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南阳师范学院。
1、你去过南阳吗?你觉得南阳怎么样?
对河南南阳的印象可以用以下四个词来概括:地盘大、人多、环境佳、名人多地盘大在河南18地市里,南阳的地盘最大。河南的面积是16.7万平方千米,南阳占了2.66万,八分之一还要多点,人多截至2016年末,南阳市全市年末总人口1010.75万人,常住人口863.40万人。全市共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总人口26.4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1/5强,在全省17个地市中占首位,
环境好南阳北依秦岭、伏牛山,西界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了近三万平方公里的马蹄形盆地,地理学上称之为“南阳盆地”。南阳矿产资源丰饶:河南油田地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新疆自治区、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多省市,位于河南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桐柏、唐河、新野等8县境内,桐柏县的天然碱储量达8514万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南召的辛夷、西峡山的茱萸与天麻等10个产地发展成了中药材基地,南阳域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到北京,滋润亿万北方人民,名人多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南阳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南阳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
2、对南阳“水变油”事件,你怎么看?
首先,南阳青年汽车厂目前恐怕不具备申报国家工信部汽车目录的资格。按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八号令,异地生产整车,需要核准,这个工场,虽然母公司具备整车资质,并不代表就能在南阳生产整车。未经过国家工信部和环保等部门审批,就叫“非法拼装”,得被“打假”,这样的案例湖北非常多!第二,即使具备了整车生产资质,每一个车型都需要车型目录,
这个目录在全国车管所都可以联网查到,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车检,购买保险,办理临时牌照。第三,既然国家工信部否认了这个车有“户口”,那么这个车就属于“私生子”,这72辆车,如何上牌的呢?只有请车管部门出示他们的“合格证”了。上面会有:代码,规格,产地…等等,补充一下:刚查了文件,国家工信部回应成未收到水氢车的公告申请,并不是指这已经上路的72台氢燃料车。
那么这72台车产地是哪儿?是否取得补贴?南阳市是否相应给予了地方补贴?如果产地不是南阳,GDP就不能统计在南阳市了,南阳会给地方补贴吗?疑问非常多,另外普及一下目前所谓氢燃料车的应用情况:大概都是80度电左右再背三个氢气瓶,氢气没用,还是靠锂电,所以跑不远。只是补贴政策太诱人了,一台车补贴国补50万元,地方再补贴国补的一半,
基本涵盖了成本!这样完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按用户需求而是厂家按照补贴政策设计车。真有本事的话,带电40度,再背三个瓶,如果能跑200公里,也算“氢燃料车”,否则,绝对骗补!既然说了,不妨再补充一点有关投资的话题。目前国内车厂异地投资,大致的要求大同小异:1、所谓投资换市场,地方公交在内的公务采购得给车厂。
约定多少台车的订单,这就等于锁定了第一期投资风险转移方向(政府),第二,公交车的燃油补贴,一年大概6到10万,根据车长。第三,科技项目经费,第四,产业发展基金,这72台车,南阳市公交花了多少钱呢?最好公开数字,在跑够两万公里以后,国补就下来了,当然归属车厂。实际利润是很可观的,当然如果项目继续下去,南阳市起码得换800台车吧?最后,我们不能轻易否定一个新科技的发展,尽管目前看来违背科学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