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建立地级市时间也较短,多年一直跟着扬州混。49年设立县级泰州市,属苏北泰州行政区,59年泰州市泰县合并成泰州县,属扬州专区,62年泰州县撤销,恢复泰州市,属扬州专区领导,泰州行政区辖一市七县,泰州行政区驻地为泰州市,我来自泰州姜堰,我的爱人却是泰州泰兴人。
1、盐城、宿迁、泰州哪一年成为地级市的,之前属于哪个市?
盐城民国时期属淮阳道,1949年成立苏中人民行政公署盐城专区,辖7县,专员公署驻盐城县。1950年,原属于泰州专区的东台和台北2县划归盐城专区,涟东县撤销并入淮阴专区涟水县,195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江苏省盐城专区,辖滨海阜宁淮安射阳建湖盐城大丰东台8县。1954年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1983年国家实行市管县体制后,设立地级盐城市。
1949年设立县级泰州市,属苏北泰州行政区,泰州行政区辖一市七县,泰州行政区驻地为泰州市。1954年,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受扬州专属督导,1958年又改为受扬州专属领导,1959年泰州市泰县合并成泰州县,属扬州专区。1962年泰州县撤销,恢复泰州市,属扬州专区领导,1971年扬州专区改为扬州地区,泰州市为地辖市。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管辖,1985年,泰州市为江苏省计划单列市。1996年,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辖一区四市(海陵,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唐宝应元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宿豫县改名宿迁县,1946年,宿迁县同宿北县合并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宿迁县属淮阴地区,
2、为什么有很多人对泰州建成地级市会有想法?
提出这样的问题,算是自问自答。因为我在前面一位朋友的提问中回答了“为什么泰兴没有变成泰州的一个区”,发现,很多朋友沿下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泰兴,泰州谁是谁的话题里,就像一只煮熟却蛋黄蛋白分清的鸡蛋一样,各持己见,我来自泰州姜堰,我的爱人却是泰州泰兴人。泰兴地道的方言和泰兴以北的泰州姜堰兴化却有不同,同时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历史上两大县级市归属的话题由来已久。
泰州,属于江苏中部城市,下不及苏南(苏锡常)经济发展迅猛,上不及连云港,徐州地理位置重要,另外,泰州建立地级市时间也较短,多年一直跟着扬州混。泰州下辖靖江,泰兴,高港,海陵,姜堰,兴化,聚众人口小几百万,人文历史稍有彰显,兴化的郑板桥,施耐庵(本人号就出自《水浒传》施耐庵,相传水泊梁山,山是山东的山,水泊则是兴化的水泊,
当然这是相传,若较真的朋友不妨问问施耐庵本人即好。),姜堰的溱潼会船,王艮书院(这个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到“泰州学派”以及明代伟大的“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大概就有所知了,),泰兴的黄桥新四军纪念塔,杨根思纪念堂,白马海军发祥地等等,靖江的孤山,海陵的寺院,梅兰芳的故居。每个城市都应有它自己的身份和历史名片,如果有朋友问我泰州哪里好玩,我想我会说,我喜欢泰兴老丈人家后院的银杏树林胜过黄桥古镇的现代,我喜欢兴化水网交织的河流胜过郑板桥院里的青竹,我喜欢姜堰红旗农场绿油油的麦田胜过书院的朗朗,
其实,无论是哪一块土地,对一个远离长江北岸的异乡人来说,家,在江的另一边。泰州,素有南官北商之称,历史上的张士诚,就是盐贩子出身,虽说根据现在的管辖划界他不属于泰州人,但其说明,北面海盐,水产生意红火,而泰兴自古出相入仕的名人众多,改革开放以后,泰兴人出任市区领导的大有人在。但,这一切不能成为泰州分割的理由,
五十六个民族尚能和睦相处,何况一江偏偶小城。俗话说,兄弟同心,齐力断金,同袍相残,手足尽失,与其争论,不如埋头实干,泰兴的工业家底可以说是整个泰州地区最好的,民风又甚是剽悍,进取心十足。此等城市不愿屈于人下,也能理解,但,比下沾沾自喜,比上尚有差距,泰兴人,当继续发挥其地理,人文优势,率先发展成为泰州的明星城市,缩小长江南北的发展差距,规划得当,大胆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