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以前,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称为“老人”,退休待遇跟级别直接相关,处级比科级每月多拿1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科级处级退休后政治待遇差不多,差别主要体现在退休工资方面,分为“老人”、“中人、“新人””三个阶段来回答。
1、公务员是金饭碗,你们地区退休正、副处级干部养老金能拿多少?
目前看,处级干部的养老金差距非常大,主要是基本工资的四项中,有两项(工作津贴,生活补贴)没有尺度可依。在同级财政退休的基本平衡,在一个省域,省会城市和县域差距也很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倍数差距,目处级退休干部的基本养老金并不高。他们当中一部分是”老人“,一部分是”中人“,老人的养老金是按照退休时的基本工资按比例发放,中人的养老金是按照2014年9月30日之前的基本工资按比例发放的。
那个时候既没有套改也没有增资,基本工资并不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一般般,同时,处级干部或副处级干部。由于工作年限,级别不一样,养老金就有差异,比如,正处12级和18级之间,副处14级和20级之间,也有几百元差距。我这个地区地处皇城外,大臣们出城后尿尿的地方,经济并不发达,工资不高,养老金就不会太高,总体看,省会城市的正、副处级干部养老金大约在7000~8000元。
2、科级和处级退休后待遇有何区别?
科处级领导退休后主要在经济待遇方面有区别科级和处级在中国政治体制中都属于基层干部,没有什么特殊待遇,科级处级退休后政治待遇差不多,差别主要体现在退休工资方面,分为“老人”、“中人、“新人””三个阶段来回答:1、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以前,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称为“老人”,退休待遇跟级别直接相关,处级比科级每月多拿1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
2、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称为“中人”,退休待遇按社保计算,同时兼顾考虑退休前的职级待遇,科级和处级退休待遇差别缩小,3、2014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称为“新人”,完全按社保计算退休工资,退休待遇的多少跟工作年限、社保缴纳金额、当地社平工资等多种因素有关,职务级别影响不太明显。
3、同一单位的正处级和正厅级退休,待遇方面相差多少?
正处和正厅,两个行政级别看起来只差两格,实际上各方面待遇天差地别,根本没有可比性可言,没必要强行把两个不同层面的人拿来比较,这不科学也不公平事实上也没有意义,不过题主既然问到了,小公在这里不妨也做个简单解释。现实中一个单位有正厅和正处两个级别的岗位,省市两级要么是在省级机关,要么是地市的人大和政协,我们暂且以地市人大为例说明。
正厅即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前多半由市委书记兼任,近两年逐步分开单设人大常委会主任,正处即人大和专委或内设行政机构的正职。在地市人大,一个正厅级干部和正处级干部退休后的待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待遇公务员退休后到手的待遇大致相当于在职时每月到手收入的90%上下,具体要看个人工龄和经历区分,以本地为例,一个正厅级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职时每月到手的收入大约在10000-12000之间,那么其退休后每月能够拿到的退休待遇大概在9000到10000之间,在本地绝对称得上是高收入。
正处在职时每月到手收入在6500-8000之间,退休后大概能领到的待遇在六七千左右,与正厅退休后的经济待遇大约差三千左右,当然,在职时的年终绩效、公积金及其各项福利性待遇退休后将不再领取,这点退休无论是正厅还是正处都一样,在此忽略不计。政治待遇作为地市四套班子之一的主要领导,正厅级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职时有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保障、阅文以及列席市委常委会等政治待遇,
职务虽然不再地方权力核心范围之内,但影响力在当地依然不容小觑。退休后,这种影响力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这不仅因为大部分正厅级干部在职时会培养很多门生故旧,更重要的是作为地方重要领导,其退休后仍可以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比如每年的老干部座谈会,退休后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是当仁不让的受邀人选,在会上可以向在职的四家班子领导提出个人意见;一般新来的主要领导如市委书记到任后,也会主动拜访退休的老领导,其中往往也包括已退的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