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大渡口区 > 重庆市矿山事故,川渝地区有哪些矿山包括煤矿非煤矿山

重庆市矿山事故,川渝地区有哪些矿山包括煤矿非煤矿山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3 00:32:52 编辑:重庆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川渝地区有哪些矿山包括煤矿非煤矿山

有四川的攀枝花和西昌,重庆.绝对正确.

川渝地区有哪些矿山包括煤矿非煤矿山

2,重庆223特大井喷事故是哪一年

2003年12月23日夜晚
2004年

重庆223特大井喷事故是哪一年

3,重庆黔江石家镇砍人案

于2012年3月29日,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有一名精神病人拿着菜刀在街上砍人,这天正逢场(赶集),当第一名女士被砍时就报警于石家镇公安局,可是接到报警后警察迟迟未出警,但精神病人继续砍人,警察等到二十几分钟后才出警,等到警察追到精神病人将其制服时,已经被砍的老百姓达到十七人之多,路程达到两公里之长,到今日为止还有一名病人还在重症监护室。

重庆黔江石家镇砍人案

4,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最终处理结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下简称“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直接责任人的法院判决结果:吴斌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队长,井队井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刑期:有期徒刑六年。王建东定向井服务中心工程师,开县罗家16H井现场技术组负责人。刑期:有期徒刑五年。宋涛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技术员。刑期:有期徒刑五年。吴华川东钻探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和井控总监、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刑期:有期徒刑四年。向一明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刑期:有期徒刑三年。肖先素川东钻探公司地质服务公司地质工。刑期: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关于赔偿:灾难中有一位死者,就赔偿147780元,加上有一位死者可以得到1万元的捐赠
搜一下: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最终处理结果

5,2003年1 2月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造成严重

(1)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也可用PH试纸;或者根据活泼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选用活泼金属检验;(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3)硫化氢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选用水或石灰水等其他碱性溶液来吸收硫化氢;硫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2aOH=Na2S+H2O.(4)(4)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能用燃烧的方法处理硫化氢气体.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Mg、Al、Zn等);(2)2H2S+3O22SO2+2H2O;(3)H2S+2NaOH=Na2S+H2O;(4)不能 燃烧产生SO2污染空气.

6,中村煤矿事故最终处理

2016年7月2日22时53分左右,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12人被困井下。
安全与管理的重要。没有范文。以下供参考,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7,重庆矿工9级工伤2015年赔偿标准

重庆矿工工伤九级享有9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合同按重庆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4个月和就业补助金9个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三十三条、三十七条、六十二条、六十四条和《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重庆矿工工伤职工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所在省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3、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医疗器械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标准支付;  4、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阶段护理由用人单位负责;  6、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9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  8、劳动解除或者终止,以重庆市上年度事故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4个月,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9个月。  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所有费用。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没有矿工工伤赔偿条例,只有《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03〕82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已经2003年11月10日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征缴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具体情况,逐步纳入。  第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分级管理。  全市建立工伤保险调剂金和储备金。  第四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的工伤保险工作。  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 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征缴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到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跨地区、流动性较大的用人单位到市经办机构或其委托的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工伤保险费基准费率的确定及费率水平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具体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工伤保险执行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经办机构首次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时,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实际经营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不一致的,以实际经营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跨行业经营的,以经营的最高风险行业所对应的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  第七条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难以确认工资总额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按照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人数作为缴费基数;,新设立的企业以当年申报的职工月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全额向地税机关缴纳工伤保险费。  经办机构应当为每个职工建立工伤保险缴费记录。用人单位和职工有权查询缴费记录。  工伤保险费征缴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地税部门制定。  第八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按月将实际征收的工伤保险基金的50%上解到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建立全市工伤保险调剂金。调剂金上解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工伤医疗费;  (二)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生活护理费;  (五)丧葬补助金;  (六)供养亲属抚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八)辅助器具费;  (九)工伤康复费;  (十)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费;  (十一)按规定支付与工伤保险业务相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部分作为储备金存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用储备金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垫付。储备金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商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 地税机关征收的工伤保险费直接划入国库,然后由国库划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存入经办机构支出户的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财政专户资金,按照不低于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息。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二条 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参保地的区县(自治县、市)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在市经办机构参保的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认定由其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职工在参保地之外发生事故,可由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事故发生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由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三条 职工发生伤害事故,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负责工伤认定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并填报《事故伤害报告表》;发生死亡事故或一次负伤3人以上(包括3人)的伤害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中,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时限内提供补充证据。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证》,作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凭证。《工伤证》应准确记载职工受伤害时间、伤害部位、职业病名称,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与工伤有直接关联的疾病等。  《工伤证》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由负责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保存。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鉴定中心、办公室挂靠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以下鉴定或确认工作:  (一)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鉴定;  (二)停工留薪期的确认;  (三)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四)疾病与工伤关联的确认;  (五)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六)职业康复的确认;  (七)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确认;  (八)其他受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  在市经办机构参保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统一组织,必要时可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指定的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  第十八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填报《劳动能力鉴定表》,并提交《工伤认定通知书》或《工伤证》、病历及其他诊疗资料。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作其他工伤鉴定(确认),应按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和确认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 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并提交区县(自治县、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相关材料。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首次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 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参加过首次鉴定(确认)的专家不能参加再次鉴定(确认)。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再次鉴定(确认)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负责首次鉴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鉴定。  第二十一条 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范围所产生的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费用,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鉴定(确认)结果为疾病与工伤无关联、供养亲属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再次鉴定(确认)或复查鉴定的结论没有变化所产生的鉴定(确认)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未参加工伤保险或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发生的鉴定(确认)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收费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的,按《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应向经办机构填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提交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或《工伤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  申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待遇的,根据所申请的待遇项目提交以下补充材料:  (一)被供养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户籍管理的生存证明;  (二)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三)学校出具的在校学生的证明;  (四)民政部门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  (五)养子女的收养证书;  (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第二十四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经参保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不同意延长的或工伤职工要求延长未获确认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确认。  第二十五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要求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可由工伤职工或其所在用人单位根据负责工伤治疗的医疗机构的建议,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配置的, 由经办机构安排到签订服务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安装、配置,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与配置机构结算费用。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垫付,待工伤认定后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由经办机构予以报销。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 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后,其实际领取的伤残津贴不得低于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八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 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五级、六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应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工伤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后,其实际领取的伤残津贴不得低于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或者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或者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而终止劳动关系的,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五级12个月,六级10个月,七级8个月,八级6个月,九级4个月,十级2个月。五级、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按月发给的伤残津贴为基数计发,初次领取伤残津贴的,按15年计算; 已经领取了伤残津贴的应扣除已领取的月份,但扣除后支付的年限不得少于5年。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七级15,个月,八级12个月,九级9个月,十级6个月。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10年以上(含10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9年以上(含9年)不足10年的,按90%支付,以此类推,每减少1年递减1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全额的10%支付。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伤职工应将《工伤证》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关系终止手续,符合失业保险规定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重新就业后新发生的工伤,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i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新鉴定的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因工死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4个月的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第三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或被注销营业执照的,应将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人员以及已退休的工伤人员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手续,移交其长期居住地的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经办机构支付。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应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二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工伤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伤保险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管理办法;  (三)制定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规划和职业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审核全市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及决算;  (五)负责全市工伤保险工作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  (六)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三条 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对用人单位和职工进行工伤保险政策的宣传、培训;  (三)负责工伤认定工作;  (四)监督检查工伤保险基金的缴纳、支付、使用;  (五)负责本级经办机构发生的工伤保险行政争议的复议工作;  (六)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十四条 市经办机构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编制全市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决算;  (二)管理全市工伤保险基金,负责工伤保险调剂金和储备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负责受理跨地区、流动性较大的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确定缴费费率,核定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四)负责与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和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五)组织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工作;  (六)负责工伤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的各项统计分析工作;  (七)指导、监督、检查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的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机关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五条 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承办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编制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决算;  (二)受理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登记、缴费申报,确定缴费费率;  (三)受市经办机构的委托,负责与本行政区域的工伤医疗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四)管理工伤保险基金,核定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五)组织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工作;  (六)编报工伤保险基金的会计、统计报表;  (七)免费提供工伤保险待遇查询和政策咨询服务;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机关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六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财政部门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及时审批、拨付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十七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征缴条例》规定,负责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对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第三十八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承担工伤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十九条 愿意开展工伤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可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符合工伤服务条件的,由市经办机构或其委托的区县(自治县、市)经办机构根据工伤服务的需要与之签订服务协议。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每年参保职工名单、参保日期、缴费情况、年度内发生的工伤事故、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情况,在次年的1月底前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天,并将公示情况书面报所属经办机构备案。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末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在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如实申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少缴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由于用人单位给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基数不实而造成工伤职工待遇降低的,其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后迟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地税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可依照《征缴条例》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在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之前,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条例》实施前,职工已认定为工伤的,以及2002年12月31日以前发生的伤害事故或职业病尚未进行工伤认定的,其认定标准、待遇标准、支付渠道均按照过去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以后参加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其待遇支付渠道不变。  《条例》实施前1年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其中原已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工伤待遇按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条例》实施前已开展了工伤保险的区县(自治县、市),应将原工伤保险基金节余部分存入当地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支付原规定的工伤保险基金列支项目,节余部分用完后用新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新老工伤政策的具体衔接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五条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异地集中参加重庆市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其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等,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职工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职工受伤前本人工资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发生月平均工资计算;不足1个月的以参保缴费基数或用人单位实际发放的、约定的日工资为基数计算。  第四十七条 外省(区、市)的用人单位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在本市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外省(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调查的, 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区县(自治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核实。  本市的用人单位在外省(区、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在外省(区、市)发生工伤, 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参保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负责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委托事故发生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核实。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文章TAG:重庆市矿山事故重庆重庆市矿山

最近更新

  • 另类网名,提供几个看起来另类的网名

    提供几个看起来另类的网名2,求一个另类的网名1,提供几个看起来另类的网名殇寂丶彦〆﹏染若柒这两个是我喜欢的`深艿茨男囝qqgexing.com网名2,求一个另类的网名老牛吃嫩草﹏绝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6

  • 打印纸张,打印机纸张该怎样设置

    打印机纸张该怎样设置自定义最好减去拖出来那一截的长度2,打印机纸张设置看下说明书看下支持的纸张范围是好多,可以的话把纸横着放试试是XP系统吗,打开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右键-添加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6

  • 夜郎自大的意思,夜郎自大什么意思

    夜郎自大什么意思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指的是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西汉时期,中原地区有个小国:夜郎国,国人认为自己最为强大,不久备其它国给消灭了。)自己认为自己最好,盲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6

  • photoshop抠图,tiktok演绎法步骤如何?

    {www.51zxw.net/study.asp,ps演绎法的步骤有哪些,2.Filter-Knockout2-加载工作层,使用Photoshop进行抠图,根据前景和背景的具体情况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6

  • 社保号怎么查,怎么查社保编号

    怎么查社保编号查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查询:一、社保局查询,带上你的身份证和社保卡到当地社保局查询;二、电话查询,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根据电话提示或者人工服务输入自己的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5

  • 力的分解教案,有关力的分解

    有关力的分解2,高一物理力的分解1,有关力的分解当物体受某一个力时,力可以分解当物体在光滑斜面时,重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那么,是否物体在只有一个不在单力方向接触面时,必然产生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5

  • 电脑查ip,怎么在电脑上查看自己的ip地址

    怎么在电脑上查看自己的ip地址2,如何查询自己电脑的IP地址1,怎么在电脑上查看自己的ip地址查看自己电脑IP地址有好几种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方法一、使用百度查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5

  • 上升双鱼,上升星座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双鱼座的上升星座

    上升星座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双鱼座的上升星座2,上升星座是双鱼座代表什么意思呢1,上升星座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双鱼座的上升星座上升星座,又称生辰星位。就是个人出生时东方地平线所在的星座,其 ......

    大渡口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