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长寿区 > 重庆市民政医疗救助政策,重庆新临时救助政策是多少钱分几次发完

重庆市民政医疗救助政策,重庆新临时救助政策是多少钱分几次发完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2 12:45:16 编辑:重庆生活 手机版

1,重庆新临时救助政策是多少钱分几次发完

无法回答你。按规定家庭遇到突发状况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可以申请民政临时救助。民政临时救助是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发放救助金金额的,不是固定的标准。按规定发放救助金根据情况一次性发放或多况发放相结合,因此是根据情况而定的。所以无法回答你。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重庆新临时救助政策是多少钱分几次发完

2,患重病如何申请民政救助

民政局:可先向所在村(居)委会交申请 目前,政府对贫困群众得大病住院治疗有民政医疗救助政策。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民政医疗救助的具体救助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户、农村五保对象及重点优抚对象。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救助对象,应携带书面申请、身份证、户口簿、疾病证明书、低保资金领取证及医院住院发票,到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交申请资料。相关村(居)委会在收到相关申请资料后,会将申请情况上报所属的县(区)级民政部门。届时,相关民政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进行核准,然后再根据各县(市、区)级政府制定实施的救助比例发放民政医疗救助。

患重病如何申请民政救助

3,有谁知道重庆城乡医疗救助怎么办理

申请审批程序。城乡困难居民持低保证、五保证、优抚证、残疾证、身份证以及社区出具的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到镇(街)医保办自愿申请参保;镇(街)民政办协助镇(街)医保办对参保资助对象进行认定。符合资助条件的,镇(街)医保办按规定收取个人应缴纳的参保费用。同时,将资助参保人员信息汇总上报区医保中心;由区医保中心将全区资助参保人员送区民政局审批
http://www.hda.gov.cn/cl0040/4525.html看看这个制度。你想做三类代理还是二类以下的。如果要三类你要去省局大厅交资料,如果是二类以下的,去市局就可以了。目前的关键是找个房子,有房产证,租赁证,不能是住宅。

有谁知道重庆城乡医疗救助怎么办理

4,重庆市低保重点救助对象有哪些标准是多少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标准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财政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万盛经开区民政局、财政局: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城乡低保分类重点救助标准调整为:残疾人员每人每月40元;一二级重残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70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此五类人员若有交叉,不重复计算),每人每月60元。城乡低保标准为执行标准,各区县(自治县)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调整后的标准从2016年7月1日起执行。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财政局2016年9月14日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5,请问重庆今年的大病救助普及那些地方到那里申请到底是怎样的一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重庆医疗救助申请条件  城乡低保对象  城市“三无”人员  农村五保对象  城乡孤儿  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  城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员  民政部门建档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包括城镇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即辖区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大学生,以及其他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重度(一、二级)残疾大学生。  重庆普通疾病救助标准  包括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和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  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80岁以上老年人和需院外维持治疗的重残重病人员,每年给予不低于200元的限额门诊救助,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在救助限额标准内给予全额救助,救助资金当年有效,不结转使用。  对限额门诊救助对象以外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门诊救助封顶线不低于100元。  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人员患普通疾病住院医疗,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救助;对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000元。  重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标准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采取“病种”和“费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疗费用过高、自付费用难以承受的前七类救助对象给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多器官衰竭(心、肝、肺、脑、肾)、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2类疾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住院治疗或门诊放化疗、透析、输血治疗的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救助。年救助封顶线(含住院和门诊)不低于10万元。  大额费用医疗救助:特殊病种以外的其他疾病,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次住院治疗费用(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费用)超过3万元的,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特殊病种的救助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万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6,我家属病复发住院不是低保请问如何申请阳光救助

可以去民政办申请临时救助
一、重庆医疗救助申请条件 城乡低保对象 城市“三无”人员 农村五保对象 城乡孤儿 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 城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员 民政部门建档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包括城镇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即辖区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大学生,以及其他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重度(一、二级)残疾大学生。 二、重庆普通疾病救助标准 包括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和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 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80岁以上老年人和需院外维持治疗的重残重病人员,每年给予不低于200元的限额门诊救助,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在救助限额标准内给予全额救助,救助资金当年有效,不结转使用。 对限额门诊救助对象以外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门诊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7373638予救助。年门诊救助封顶线不低于100元。 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人员患普通疾病住院医疗,其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救助;对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000元。 三、重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标准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采取“病种”和“费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疗费用过高、自付费用难以承受的前七类救助对象给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多器官衰竭(心、肝、肺、脑、肾)、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2类疾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住院治疗或门诊放化疗、透析、输血治疗的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救助对象范围中前五类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其他救助对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救助。年救助封顶线(含住院和门诊)不低于10万元。 大额费用医疗救助:特殊病种以外的其他疾病,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次住院治疗费用(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费用)超过3万元的,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属于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特殊病种的救助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封顶线不低于6万元。

7,民政局大病救助条件

救助对象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  (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四)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  (五)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  (六)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  (七)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救助形式  大病医疗救助以"资助参合参保、基本诊疗费用减免、特殊门诊定额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作为大病医疗救助方式,救助对象无需再实行个人申请、审核、审批,可直接纳入城乡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数据库,全面实行基本诊疗费减免、医疗保险补偿、医疗救助、个人自负"一单清"的同步结算服务。 申请资格  个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救助申请书;(2)户口簿、申请救助人身份证;(3)农村(城镇)低保证复印件;(4)申请救助人住院的出院证明、转院证明;(5)住院医疗费用发票原件;(6)医疗诊断书、病历复印件。 村(居)委会应当:(1)调查核实;(2)组织村(居)民代表评议;(3)符合条件的村(居)公示;(4)对不符合条件的返回申请人。 镇社会救助办应当:(1)调查核实;(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3)不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并书面告知不符合条件的原因。 区民政局(1)复核审批;(2)符合条件的返回村(居)公示;(3)不符合条件的逐级返回。经核实审查通过之后,对符合条件的发放对象发放救助金 。 管理方案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  一直是实行分制、分级的管理和制度设计,此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第一次要求在资金方面进行合理统筹使用。要求城乡医疗救助在政策目标、对象范围、救助程序以及救助标准等方面要实行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待遇公平。  二是救助对象与过去相比有进一步扩大范围的突破,在过去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救助当中,农村的五保对象、城市的三无人员现在统称为特困供养人员,还有城乡低保对象,这是法定的救助对象,此次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此外,把医疗费用支出型贫困家庭列为重要的救助对象。  三是《意见》提出要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把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要在全国实行全覆盖。  四是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全面推进,在用药范围、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项目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进一步的拓展,就是说大病医疗保险将来可能在定点医疗、医保项目等方面,有所拓展和拓宽。  五是明确在救助水平上和过去相比要有大幅度的提高。去年平均救助比例达到60%,要求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要不低于70%。
文章TAG:重庆市民政医疗救助政策重庆重庆市市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