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的学校开设了延时班,对不能回家的学生进行看护,但是这是要收费的,因此有的家长不愿意付费上延时班,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收费也没有问题,毕竟家长在外面花费更高,放在学校里,不仅收费少,而且还是专业的老师看着,更放心,有些家长就想让孩子放学了在学校打篮球,既锻炼了身体健康也不耽误回家,等到了家人下班再回去,这样的想法很不错,出于人道有的学校会允许的,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学校不允许学生放学在学校玩篮球,怕出了安全问题说不清,再者你不上收费延时班怎么可能留你在学校呢。
1、双减政策下,洛阳某小学延时班收费三千三,这样的收费合理吗?
不合理!洛阳顶多也就是三线城市,工资水平也就是四千左右,双职工也就是八千左右,自己算吧。这是有稳定收入的,没有稳定收入的呢?可以算下,一个月上21天学,一天两顿,伙食费按40元,一个月也就900元。看护费按照洛阳收入,4000-5000元,20个学生两个人看护,再加上杂费100元,1500元足够了,而且能让学生吃的很好。
2、学校强行让学生上课后延时班并收费合理吗?
如果真是这样,完全可以举报了,这是明目张胆的违背国家政策,有人会挨难看的,一、开展课后服务,不是把学校变成合法的辅导班开展课后服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有专家认为孩子们的负担太重,于是倡导低年级3:30放学,但是他们没有想到,3:30放学,除了家庭主妇之外,每人能接孩子,于是很多人把老人接来,住在拥挤的住房里,老人不能辅导作业怎么办?只能把孩子送进学屋,于是小学附近,学屋遍地开花,很多老师根本没有资质,学屋缺乏安全保障,但是也不会愁招不到学生,把孩子送到学屋,花钱是一回事,关键是花了钱,孩子的习惯没养成,坏毛病学了一堆,成绩每况愈下。
我不明白,减轻学生负担,就是让学生早放学?就是增加家长的负担?就是把学生从学校逼到辅导班?这是减轻了谁的负担?学校的还是老师的?这是减轻了什么负担?作业少了吗?近视眼的学生少了吗?减轻负担,为何不把3:30之后的时间,改成学生的社团活动?因为社会上关于课后服务的呼声愈来愈高,专家又研究出了课后“有偿服务”,为什么有偿?因为老师很辛苦,但是还我不明白,原来小学老师是否3点30就放学了?在整个中国有这么早下班的吗?如果不是放学,把学生放出去,把老师拦在学校里的意义何在?收费也没有问题,毕竟家长在外面花费更高,放在学校里,不仅收费少,而且还是专业的老师看着,更放心,
但是,有人并不这么想:一个学生也是看,一群学生也是看,为何不多看?一个学生每天6元,每周30元,每月120元,一个班级60人,一个月7200元,一个年级10个班,一个月72000元,一个学校6个年级,一个月收入432000元,这是个小数字吗?人都是趋利的,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政策的执行就会走样。二、课后服务的问题,还不止是这些!课后服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有利有弊,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大家还是一片叫好声,但是一旦实施,有些家长就会发现,这个政策远没有之前想得那么好,
1、老师讲还是不讲?课后服务,上级部门是要求老师不讲的,老师讲,对其他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而且还有强迫学生参加的嫌疑,比如题主所说的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延时班会讲一些平时课堂上讲不到的知识,这就是严重违规的。老师如果不讲,家长就会失望,时间一长问题就会出来,老师也不给检查,也不给讲题,孩子作业还做不完,回家还得家长继续辅导,那么课后辅导有什么用?其实课后服务就是帮家长看孩子,等家长来接,只是家长把它理解为辅导班了而已,
2、课后服务的内容是什么?只是看学生写作业吗?如果只看学生写作业,课后服务就不符合要求,如果不看学生写作业,学生在学校呆到6点,回家后再写作业,几点写完?这都是问题!3、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从早上7点多就到校,有的中午还在学校吃饭,下午参加完课后服务,就要到6点,回到家吃饭,就要晚上7点以后,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天在校12个小时,是什么感受?4、交通拥堵问题如何解决?晚上6点,正是下班高峰期,原来能避开这个高峰期,不同的年级分开放学,而现在都挤到一起了,学生连步行都难出去,更何况还有开车的、骑车的,整个校门口,堵成一锅煮,随着冬天的来临,学生回家都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