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南阳县洪武24年10880人,永乐16年9648人,正德16年14995人(旧南阳县包括南召县及社旗县一部)。元朝南阳府隶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隶属湖广行省,初步形成了河南湖北省界的轮廓,元朝末年,南阳府又爆发了王权,孟海马等人的农民起义。
1、河南南阳发展如何?
种种迹象表明,南阳已经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为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全速推进,一切欣欣向荣、大趋势向好,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区域性中心城市南阳位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居郑州、西安、武汉三省会之间,高速交通便利,去年通了第一条高铁,河南省三大都市之一,已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中国最具潜力城市100强”,这些名号都是响当当的。
一切都昭示着南阳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人口红利有句俗话说的好,“人多好办事”,南阳拥有1200万的人口,全国城市人口排名第九,无论从劳动力、人才、消费能力等来说,南阳都是数得着的,巨大的人口红利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旅游业南阳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痕迹;依托秦岭南麓和伏牛山山脉,拥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风光无限、景色如画,近些年南阳旅游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下一步卧龙岗武侯祠5A级风景区的扩建即将结束,必将迎来南阳旅游业的又一次井喷,
中医药产业南阳有良好的中医药基础,伟大的“医圣”张仲景就是南阳人,近些年南阳着力打造“仲景故里”品牌,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涌现出了像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利欣制药等知名药企,发展潜力巨大。总结:南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汉唐时期就已经名满天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南阳人就勤劳勇敢、韧性十足,南阳人必将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继往开来,秉承先祖精神与高尚品格,迎来大发展!我是宛都说事儿,80后南阳土著,说南阳人感兴趣的事儿,
2、南阳为什么划分到河南省?
现在河南湖北在南阳市一段的省界,其实就是1142年宋金绍兴和议后的国界。南宋与金国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但金国为了取得一定的战略优势,专门要求赵构割让唐邓二州(今南阳市一带,唐州治所在唐河县,邓州治所在今邓州市,今天的南阳市区则是邓州治下的南阳县,1226~1271年间为申州),1226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去世,留下遗嘱要蒙古大军联合南宋,绕过金国重兵防守的凤翔,潼关,渡汉水,穿过唐邓二州,直捣金国南京开封。
1232年成吉思汗第四子元睿宗拖雷率四万蒙古军,按照成吉思汗规划的路线,借道南宋攻打邓州,守卫邓州的金将完颜合达听闻元太宗窝阔台的蒙古军主力渡过黄河威胁开封,紧急撤兵回防,十五万金军与拖雷四万蒙军在钧州(今许昌禹州市)三峰山大战,金军遭受极寒天气,军心动摇,全军覆没,金国丧失了最后一只主力军,不久就亡国了。
在此过程中,曾降蒙又叛蒙的金国汉人军阀武仙逃到南阳留山(今南召县留山镇),开仓放粮,招募军民十几万,割据一方,后被蒙古南宋夹击而败死,武仙属下金国南阳军民投奔南宋名将孟珙,剩下的百姓要么死于战火,要么被蒙古政权强制迁徙到洛阳一带。唐邓二州(今南阳市一带)成为蒙古与南宋的缓冲区,古人所谓瓯脱之地,千里无人烟,
后来蒙古将领口温不花,史天泽在唐邓地区大兴屯田,预备进攻南宋襄阳。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设立南阳府,统辖原金国唐邓汝裕嵩申六州之地,相当于今地级南阳市,平顶山市全部,三门峡洛阳漯河驻马店各一部,1267~1273年元宋襄阳大战期间,南阳府成为15万蒙军的后勤基地。据明修《元史》记载,直到元朝统一全国后很久的1312年,整个南阳府仅有百姓692户4893人,而蒙古色目屯田军人有46142人,
今天南阳城北的达士营村就是蒙元军队在南阳屯田的遗迹。元朝南阳府隶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隶属湖广行省,初步形成了河南湖北省界的轮廓,元朝末年,南阳府又爆发了王权,孟海马等人的农民起义,南阳府蒙古屯田军大量被元顺帝调走用于平叛,一百多年的惨烈战祸导致宋金时期的南阳土著居民几乎灭绝。明朝初年,开国功臣邓愈平定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