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舞者,手持类似葛的兵器,歪着头,翘着腿,似躲似停,与“勺子舞者”手持乐器的姿势遥相呼应,《李周乐师笔记》中记载:“指幼时所教之舞,内泽曰:舞十三勺,舞似大人,大侠舞二十曲,他高度赞扬邵说:“美德是伟大的,大韶不仅具有宏大的祭祀意义,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丰富,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相对有机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舞勺与大韶谐音,献给舜帝。
周代教育贵族子弟性质的乐舞,还有舞勺、舞象。《李周乐师笔记》中记载:“指幼时所教之舞,内泽曰:舞十三勺,舞似大人,大侠舞二十曲。”舞勺与大韶谐音,献给舜帝。他们之间有关系吗?一张清代舞勺和舞像的图片印证了这一点。在那幅画中,有两个男孩在生动地跳舞。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只“蛤蜊”,踩着踩着,姿势惟妙惟肖。恰恰说明舞勺是一种随“秋”起舞的文艺舞蹈。大象舞者,手持类似葛的兵器,歪着头,翘着腿,似躲似停,与“勺子舞者”手持乐器的姿势遥相呼应。这说明“舞勺”和“舞象”是周朝用来教育13岁以上贵族子弟的文舞和武舞。
2、周代的乐舞《 大韶》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大韶不仅具有宏大的祭祀意义,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丰富,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相对有机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据《左传·相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曾游历魏、郑、徐,到了鲁,自然要求看周朝的乐舞。他高度赞扬邵说:“美德是伟大的!天若无物,地若无物,”太神奇了。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在欣赏邵音乐后“不知三月肉味”,称之为“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