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 > 丰台区 > 楚庄王绝缨,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楚庄王绝缨,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0 23:41:1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庄王一次夜宴群臣时,遇大风,灯都灭了。庄王的手下的一个将军借机调戏庄王的宠妃,宠妃向庄王告发此事,让庄王点灯,说已经趁机拔下此人的冠缨。庄王并没有揭露,相反却让所有大臣拔下冠缨,再点灯。这时手下的这个大臣感激涕灵。日后,楚庄王陷入绝境,多亏这位将军拼死力救,才得以逃脱。

楚庄王绝缨宴是什么故事

2,绝缨者言 译文

楚庄王宴待群臣,天晚时群臣喝酒尽兴,人都醉了。大殿上火烛灭了,有人暗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对楚王说:“刚才火烛灭时,有人拉我的衣裳。我扯断了他的帽缨,请快点火查看帽缨断的人。”楚王说:“不要燃火!”立刻下令:“今日大家与我欢乐饮酒,谁的帽缨不断,表示他还不尽兴。”于是群臣都自动把帽缨扯断了,于是楚王与群臣欢饮后才散席。后来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有个人常常打头阵,楚国与吴国五次会战,他五次攻破敌人行阵打退敌人。楚王奇怪地问他:“我不曾优待于您,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那人说:“我就是大殿上帽缨被扯断的人。”

绝缨者言 译文

3,楚庄王绝缨的介绍

《楚庄王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庄王一次夜宴群臣时,遇大风,灯都灭了。庄王的手下的一个将军借机调戏庄王的宠妃,宠妃向庄王告发此事,让庄王点灯,说已经趁机拔下此人的冠缨。庄王并没有揭露,相反却让所有大臣拔下冠缨,再点灯。这时手下的这个大臣感激涕灵。日后,楚庄王陷入绝境,多亏这位将军拼死力救,才得以逃脱。

楚庄王绝缨的介绍

4,楚庄王的绝缨之会是怎么一回事

楚庄王绝樱会貂蝉使连环计,董卓欲杀义子吕布之时,谋士李儒以楚庄王绝樱会之典故劝解:“楚庄王大喜,设“太平宴”犒赏三军。席间,庄王与众将推杯换盏,好不痛快,他还请出宠妃许姬为众将把盏劝酒,以示犒赏。那许姬美艳异常,更为众将平添了十分酒兴。这顿酒由午时直喝至掌灯,君臣兴致未减。忽然,一阵狂风骤起,大厅内外灯火尽灭。黑暗中,不知是谁捋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怒——臣戏君妃乃不赦之罪!她一把扯下此人盔樱,快步来到庄王面前,请庄王速点灯捉拿此人。庄王闻言,当即传喻:“不许点灯!今日君臣同乐,做一游戏,众将都将盔樱折去,再点灯痛饮。”庄王下旨,无人敢违,席间众将折去盔樱,庄王这才命人点亮灯烛。如此“太平宴”便改作了“绝樱会”。到后来庄王伐晋大败,被困阵中,堪勘丧命。一将唐狡舍死忘生,闯重围救出庄王。庄王脱险,要重赏唐狡。唐狡跪倒不受,言道:“当年绝樱会,乃是我酒后失德,捋大王爱姬一把。蒙大王活命之恩,方有今日微臣救主!”庄王叹曰:“当日孤念众将酒醉,偶有失态之事,不足为怪,方令折去盔樱。不想昔日种因,今日得报,一念之仁,反救自家性命,看来,孤真乃一幸运人也!”
搜一下:楚庄王的绝缨之会是怎么一回事

5,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的故事的具体情况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瑶,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6,楚庄王绝缨的翻译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懽。」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懽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说苑》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这时候楚庄王的一个宠妃正在大臣席上敬酒,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因此侮辱大臣呢?!”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有记载说这位大臣叫唐狡。 后来唐朝有位诗人叫李颀的专门写了首诗来记述这件事,后附这首诗。 绝缨歌 诗人:李颀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 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 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文章TAG:楚庄王是什么什么故事楚庄王绝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