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湖南、湖北经常为一些事情“打架”,但往上追溯300多年,湖南、湖北其实是一个省,叫湖广省,只是到了康熙年间才被划分为湖南、湖北两个省,本是同根生啊。洞庭湖被湖南湖北两省全部包围,自民国以后,湖南湖北就彻底分家了,湖南大面积座落在洞庭湖的南面称之为湖南。
1、湖南湖北以前称为楚国,什么时候又把湖南湖北划分为二个省了?
楚,本义指丛生的树木,人们称之为荆条。后来,楚又引申为打人用的荆条及被打人的痛苦,自楚国诞生后,楚又特指楚国,今湖北一带仍自称为荆楚大地。自周成王封长江流域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起,始有楚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楚国兼并了周边众多诸候小国,实力不断增强,在楚庄王时期击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进入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兵强马壮,进一步开疆扩土,
至楚宣王、楚威王时,楚国国力达到鼎盛,其疆域除今湖南湖北之外,还包括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大部以及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等,可谓是幅员辽阔。虽然楚国的范围很广,但楚国诞生于湖南湖北一带,楚国都城郢,便位于今荆州境内。湖南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中国行政区划有“省”这个概念,始于元朝。
元以前各朝各代行政区划名称和区域范围也各不相同,但“荆州”基本上能包含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比如三国时期的“荆襄九郡”就包含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及后置的章陵郡和南乡郡等,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当时的“湖广行省”就包括了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区域。明代对行政区划又作出进一步调整,“湖广布政司”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地界了,
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的行政区域,“湖广省”包含今湖南湖北两省,两省各设巡府,但湖广总督府设于湖北。自民国以后,湖南湖北就彻底分家了,湖南湖北自古人才倍出,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尤其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名人、伟人涌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如今的湖南湖北,经济实力均处于全国前十之列一,是“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
2、湖南为什么叫做“湖南”?
我国有很多省的名字都是以山水为名的,比如,山东、山西,都是以山为名。河南、河北,是以河为名,湖南、湖北,就是以湖为名的。这个湖,就是指的洞庭湖,湖南省地名中,历史比较久远的有洞庭、长沙。其中洞庭是在春秋时候就有的地名,这也是洞庭湖这个大湖泊给先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而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就在今湖南地区设置了长沙郡。
湖南这个名字,是在唐代才有的,唐代地方最高行政区是道,唐玄宗时,在长沙之地设黔中道,之后唐代宗在衡州之地设湖南观察使。这是湖南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之后的元明时期,湖南归于湖广这个大行省,当时的湖广行省,北包括湖北,南囊括两广,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域。到了清康熙初年,觉得这个湖广太大了,就分开以便管理,以洞庭湖以北为湖北,洞庭以南为湖南。
3、为什么湖南有这么多以阳字命名的地名?
中国文化渊源博大,历史上的各地与各物之名都凸现出中华文化的精典含意。湖南大面积座落在洞庭湖的南面称之为湖南,洞庭湖北面就是湖北。因此,洞庭湖被湖南湖北两省全部包围,为什么湖南省有那么多带″阳″的地名?因为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一一衡山就在南面。太阳初升照射的第一个就是衡山的主巅峰,依次便有衡阳、岳阳、益阳、邵阳四个市均有较高山脉而被命名为地名。
4、为何清朝要把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南和湖北?
现在湖南、湖北经常为一些事情“打架”,但往上追溯300多年,湖南、湖北其实是一个省,叫湖广省,只是到了康熙年间才被划分为湖南、湖北两个省,本是同根生啊!元朝时的湖广行省元朝以前的宋朝,地方行政区划是路、州、县三级,没有省的说法,元朝别出心裁,在地方上设置“行省”,也是今天“省”的雏形,就包括湖广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