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117瓶啤酒,怎么回事呢。这是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事情,有三个人,上午九点多就到一家火锅店吃饭,由于时间太早,锅底没熬好,所以先上了一份黄瓜,一份花生米,弄点啤酒先喝着,中间续了2份黄瓜,2份花生米,一直喝到一点多钟,共喝了117瓶啤酒,从这个新闻里面我发现了以下几个秘密。
1、3人喝了117瓶啤酒!从这个新闻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人喝了117瓶啤酒,怎么回事呢?这是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事情,有三个人,上午九点多就到一家火锅店吃饭,由于时间太早,锅底没熬好,所以先上了一份黄瓜,一份花生米,弄点啤酒先喝着,中间续了2份黄瓜,2份花生米,一直喝到一点多钟,共喝了117瓶啤酒,从这个新闻里面我发现了以下几个秘密:当时的济南天气很炎热,要不然的话三个人不会九点多就去火锅店去吃饭。
据说当时的三个人是去济南游玩的游客,正常游玩的游客应该是在景点四处游玩,但是他们没有,而是9点多的时候就去吃饭了,说明只有当时的天气炎热到没法去逛的地步才会无聊的去找火锅店吃饭来大发时间,因为九点钟是一个尴尬的时间,说吃早餐比较晚,吃中饭的话又太早,这个可以从去的时候,店家连锅底都没熬好可以证明,去的时候,没有喝白酒,而是喝啤酒,正是为了解暑,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当时天气很炎热,
吃饭的这家火锅店上菜慢,要不然的话三个人不会就吃了几盘花生米黄瓜。当初9点多的时候,去的比较早,店家说锅底没有熬好可以理解,但是从三个吃饭的情况来看,开始的时候是先上的黄瓜花生米,边喝边等,可以理解,但是最终只是多要了两盘花生米,两盘黄瓜,说明店家熬火锅锅底的速度太慢,如果在开始的一个小时内就熬好了的话,绝对不会只点那么点菜,由于等待时间太长,后来三个人喝高兴了,就索性不要菜了,才会越喝越多,
这三个人很有可能是东北人,要不然的话三个人不可能持续喝酒喝8个小时。论喝酒,东北人的酒量在全国都排的上名的,我深有体会,基本上都是不要什么菜就能喝不少酒,曾经见识过三颗花生米就喝一瓶啤酒的人,也曾经见识过从中午喝到下午,然后转场又去喝,喝到凌晨三点多钟的狠人,所以当我看到这三个人点花生米,黄瓜就喝了一百多瓶啤酒,从上午九点多到下午五点钟,共计喝了8个多小时,感觉这场景很熟悉,所以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东北人,
2、三个人喝了26瓶啤酒,在东北算什么水平?
三个人喝26瓶,平均每个人8瓶多点。这种酒量在东北属于平平常常!我有个同事在一个酒桌上,左手边陪朋友喝白酒,右手边陪另一个朋友喝啤酒,同时进行,白酒喝了一斤半,啤酒10瓶,重要的是他的胃切除了二分之一,把两个朋友都陪好了之后,他洒然而去,啥事没有,还有一个特别提醒,在东北看见女人喝酒,千万躲远点,太能喝了,但凡女人举起酒杯的,基本都是一斤打底的量!不信你就试试!。
3、三人就餐共点了三份黄瓜和花生米喝了一百多瓶啤酒,大家怎么看?
谢谢邀请!这三位仁兄酒喝英雄胆,豪爽!是真喝酒的人,赞一个!要说这三位仁兄比我小时见到的两位酒仙来,那是还逊一筹的,记得我上初一的夏天,几个小伙伴在河里游泳回家,在路过小镇街口时,有二十余人围在那看热闹,觉得好奇,我们也挤进去看,这才知道是我们镇上的两位酒仙在拼酒,这两位酒仙一个外号叫黄大头,在供销社工作;另一个外号叫佘胖子,在区粮站工作,两个人的年龄大概在四十多岁,平时两个人都嗜酒如命,每天喝打的散装山芋干白酒最少要二斤以上。
只听围观的人中的丁叔叔讲,今年是黄大头听佘胖子背后在讲他论喝永远都是他手下败将的话,不服气便约了黄大头就在小卖部门口,一人一塑料桶五斤装的散装山芋干白酒,下酒菜就是在镇上的大众食堂炒的一碗黄豆,酒菜钱由喝输的人付,他们两人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两人的酒几乎同时喝光,但佘胖子酒碗还剩一点点,但也算是输了,酒菜钱当然就有他付了,一碗炒黄豆几乎没动,他俩人喝了五斤白酒居然像没事人样步履虽然有点蹒跚,但讲话口齿清楚,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喝酒人,不愧有酒仙称号,就是李白在世喝了现代人这么高度酒恐怕也只有这样了,酒仙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