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起来有些尴尬了,湖北往南,也就是接近湖南的地方的人和湖南人一样普通喜欢吃辣,我就是湖北人,住在和湖南仅一江之隔的监利,这边的湖北人和湖南人的饮食几乎无二,喜辣重口味,当然是指大多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我不知道这话从何说起,吃早餐叫过早,可能是湖北很多地方的叫法。
1、湖北人吃烤红薯一定要用勺子吗?为什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我不知道这话从何说起。我从小吃过的烤红薯,并不是像现在大街上那种拉着烤炉烤的,那时候就是在灶堂口把烧过饭后的余烬扒开,然后把红薯放进去。那余烬虽然没有明火,但还是通红通红的,温度很高,红薯放进去了,只有耐心等候。有时候出去玩忘记了,等到想起来,赶紧去灶门口扒开,哟,好香啊!灶里烧的红薯真是出奇的香,
那时候奶奶最喜欢说,都快要香破鼻子了。红薯拿在手上,因为很烫,赶紧在手上挪来挪去,口里还吹着气,巴不得快点吃进嘴里,哪里还会用什么勺子。那红薯烤好了,皮都是焦黄脆香的,就是那样连皮带肉全吃了,红薯帮助我们度过了饥荒,也增加了身体的营养,现在回忆起来,都感觉是一种美味。如果今天有人用勺子吃红薯,说明吃的优雅了,吃的精细了,
2、湖北人是什么体质?平时饮食吃辣椒多么?
这个说起来有些尴尬了,湖北往南,也就是接近湖南的地方的人和湖南人一样普通喜欢吃辣,我就是湖北人,住在和湖南仅一江之隔的监利,这边的湖北人和湖南人的饮食几乎无二,喜辣重口味,当然是指大多数!而在襄樊这些接近河南的地方又喜欢吃清淡,喜面食!武汉人的饮食又普通带甜,去武汉出差有幸见识过,最有名的热干面也是甜的,吃饭时发现鲫鱼也放了糖,很少有很辣的菜,这口味似乎又偏向广东!比如一下湖北的饮食,就是口味没有统一,随着别人的口味而变化,可能也是八大菜系没有鄂菜的主要原因吧。
3、为什么湖北人吃早餐,要叫过早?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叫法?
谢邀!吃早餐叫过早,可能是湖北很多地方的叫法,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不过一般情况下,自己一家人吃饭,还是说吃早饭,什么情况下叫过早呢?在早些年,至少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往往是家里来了稀客,小住几日。早上主人弄上油条,鸡蛋,米花,糯米酒,档次更高点的可能还有买来的酥饼点心之类,总是满满一大碗端上桌子,让客人享用。
客人过早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早已被支开,妈妈总是把锅里剩下的汤放点白糖,让我们躲到别处喝,那真解不了馋啊!这样的过早,是不用菜的。再说已经吃下那一大碗,也就足够饱了,其实,除了过早,也还有过中的说法。那时候的手艺人都是走村串户,有木匠到家里做儿子结婚的家俱,早上背着斧子来先过早,再简单吃点饭菜,一般早上不喝酒,
中午饭之前又得泡上油条,米花之类过中,过了中一小会儿就吃午饭,午饭的菜总是盘子碗摆满桌子。师傅可以多饮几杯酒,徒弟是万万不能的,那时候的人都很“秀气”(家乡话,斯文之意),特别是带了徒弟的师父,吃饭座次坐姿都有讲究。不管多好吃的菜,都不能放肆地去享用,有些菜(如香肠之类),不到结工那一天,是很少动筷子的,
除非主人家特别殷实,又特别的盛情难却,才夹一块两块下酒。其它如裁缝,修房子,打院墙的艺人都是如此,一个过早的话题,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因为话题引起了怀旧,另一方面,是我感觉以前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好,但乡风民风总是那样纯朴,人总是那样朴实。主人可以自己不吃好的,但凡客人艺人来了绝不亏待,今天的过早,已经变得花样百出。
名字是过早,实际已带上了许多功利思想,有哥们义气的朋友,经常已过早为名,喝得酩酊大醉的;有相互利用的关系人群,有些人直接就是“喝早酒”喝出名利,喝出小官来了。小小的过早名堂太多,芸芸众生的过早,不过一碗面条,或一碗馄饨,要么几个馒头,一碗稀饭,于闹市街头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到底是出入宾馆酒楼过早好,还是小摊前的五六元吃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