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 > 昌平区 > 必修一物理,物理必修一

必修一物理,物理必修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3 17:29:47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物理必修一

f=μN=动摩擦因数×压力水平运动的只受摩擦力时,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f/m=mgμ/m=gμ

物理必修一

2,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有如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3、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4、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5、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研究物理的方法:1、物理命题一般是从新的观测事实或实验事实中提炼出来,或从已有原理中推演出来;2、首先尝试用已知理论对命题作解释、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如现有理论不能完美解释,需修改原有模型或提出全新的理论模型;3、新理论模型必须提出预言,并且预言能够为实验所证实;4、一切物理理论最终都要以观测或实验事实为准则,当一个理论与实验事实不符时,它就面临着被修改或被推翻。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3,高中物理必修一

解:设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为a因为起飞时火箭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推力两个方向的力(画一个受力分析图,在这里不好画只,用话竖直方向的即可)所以F-G=ma6000000-461000x10=461000a解得a=3.02m/s^2

高中物理必修一

4,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苏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所以θ=arccosVs/Vc,因为0≤cosθ≤1,所以只有在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设船头Vc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α角,根据cosθ=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θ=arccosVc/Vs。    惯性知识点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学好物理有哪些窍门   学物理只有开窍以后才能越学越顺畅,否则每学一块知识都是一个死结,会让物理学习非常痛苦。物理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学透彻,不要急于去做题,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话,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无济于事,很多学生做题都是一知半解,以为看答案以后学会了就做下一道题目,其实每道题目都没有好好分析理解明白,一问到细节还是不会。   学物理不要依赖于答案或者是老师,而是自己会思考,拿过来一道题目不一定能一下子做出答案来,但是哪一步卡壳了就要仔细琢磨研究会它,下次绝对不能再出错。物理不是简单看公式摆在那里就能理解的,也是随便可以省略掉几个相互作用力的,而且方向在物理中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 苏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2    1、参考系: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 Δx/Δ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物理必修一

九十倍的庚号五,大概吧,呵呵
设:物体落地要时间t。 [1/2gt^2-1/2g(t-1)^2]/(1/2gt^2)=9/25 (2t-1)/t^2=9/25 t=5 h=1/2gt^2=125m g取10m/s^2

6,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推论   1、vt/2=v=(v0+v)/2   2、vx/2=   3、△x=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gt h=1/2gt2 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 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   2、两个概念:   ①、力   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   ②、矢量性   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   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内容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   ②瞬时对应   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   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四、力学单位制   1、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质量(m)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   2、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五、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六、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   1、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超重和失重   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2   一、重力及其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   ①接触;   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7,高中物理必修一

由x=at^2/2可得位移和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A错C对 x1x2x3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B选项不确定 x/t2=a/2所以当倾角增大,加速度增大,D错
c选项正确
C、D

8,必修1物理

确实,这些题目都是最基本的啊!就是代公式:F=G*m1*m2/r^21、两个人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很小的,自己可以算一下,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x10^-11 N·m^2 /kg^2,相对于两个人的质量50kg,距离2、3m,G的-11次方太小了,按公式算一下就可以发现。第二、三、四题就真的是直接代公式。5、当人站在赤道时,可以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Mm/R^2,则 g=GM/R^2,得 M=g*R^2/G

9,高中必修一物理

设水平分力为F1,竖直分力为F2 则F1=cos37*F即4/5F,F2=sin37*F即3/5F 由题意得:a=F合/m=[cos37F-u(mg+sin37F)]/m ① 又1/2at2=10→a=5 将a=5代入①式,得F=125N 建议先写在本子上再理解
因为力与水平面成37度角,所以水平分力F1为F*cos37,竖直分力F2为F*sin37。s=1/2*a*t^2,求得a=5。f=(mg+F*sin37)U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F1-f=ma,所以 F*cos37-(mg+F*sin37)U=m*5 得F=175N希望采纳谢谢!

10,高中必修一物理

对小球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由物体平衡条件有,Mgsin角1=Fsin角2 角1为斜面的倾斜角,角2为F和支持力的反方向的夹角,角2先增大到90渡又继续增大,sin角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F先减小后增大。
斜面是可以动的吗??若不动角度a不变F=2Gcos a不也应该不变吗 我高一 这本书刚上过
变小
轻绳由水平向上转动?是要让小球静止?那么应该减小,关键是看轻绳的弹力沿斜面的分量要等于小球重力沿斜面的分量。
1) 0.5at2=S 0.5a×(0.8s)2=1.2m a=3.75m/s2 a=f/m=mgμ/m=gμ μ=a/g=3.75m/s2÷10m/s2=0.375 2) 传送带受平衡力 F=f=mgμ=20Kg×10N/Kg×0.375=75N V带=at=3.75m/s2×0.8s=3m/s S带=V带t=3m/s×0.8s=2.4m W=FS带=75N×2.4m=180J
文章TAG:必修一物理必修物理

最近更新

  • 白蛋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白蛋白没有报销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适合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合理、价格合理、供应有保障、公众可接受的药品,白蛋白目前还没有报销,因为这个药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属于自费费用,目前人白蛋白是丙类药物,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黑眼圈原因,黑眼圈是怎么引起的

    黑眼圈是怎么引起的引起黑眼圈原因一:先天型1、遗传:如果你的父母或者直系亲属大都在很年轻时就有黑眼圈,那么你从他们身上继承黑眼圈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一类的人眼圈皮肤颜色天生就比较暗沉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肉粽子,肉粽子怎么做

    肉粽子怎么做主料:糯米1500克,夹心猪肉900克,棕叶,马莲草适量,酱油200克,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克,料酒5克,葱,姜少许,酱油200克,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玉兰种子,玉兰花如何种子繁殖

    玉兰花如何种子繁殖播种育苗于9月底或10月初,将成熟的果采下,取出种子,用草木灰水浸泡1—2天,然后搓去蜡质假种皮,再用清水洗净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洗净后,用湿沙层积法进行冷藏,否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猫咪简笔画,小猫kitty简笔画怎样画

    小猫kitty简笔画怎样画画一个椭圆右边画蝴蝶结画两只耳朵画胡子眼睛和鼻子画身体身体下部画一个“T”画手臂简单上色{0}2,怎样简笔画萌萌的小猫炒鸡简单的,搜萌萌小猫简笔画就解决了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现在最流行的歌曲,目前最流行的歌

    目前最流行的歌不要说话回家的路我不会唱歌---罗志祥袁成杰戚薇-外滩十八号第三者的第三者烟花落可以不可以爱要早些说出来明天阴天光荣思念是一种病MYLOVEWILLGETTOUHOM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6

  • 上海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上海有哪些二本大学

    上海有哪些二本大学每年的考试分数线不一样,但你所说的分数线在590以下的学校,应该有一本也有二本,因为高考满分630分上海二本院校有: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5

  • 发际线高好吗,发际线会和遗传有关系吗

    发际线会和遗传有关系吗如果父母的发际线过高,是后天因素导致的,比如脂溢性脱发和精神压力导致脱发的话,那么一般来说,是不会遗传给宝宝的,父母不用太过担心你说的发际线低是因为脱发引起的 ......

    昌平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