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录取分数线高了不行,低了更不行。虽然你怀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低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逻辑上讲,如果他们录取了高考成绩低的学生,就应该会影响到其毕业生的质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虽然办学时间短,毕业的学生也不是很多,但整体质量相当好。
1、如何看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广东压缩提前批招生计划来提高分数线数据?而且从不公开综评录取的高考分?
你提的问题问题带有很大偏见和倾向性。首先,压缩招生计划未必就能够提高分数线,不信你看看附图。那些招人很少的大学录取分虚高没有?其次,既然采用631综合评价录取,数据存在考试院,高考成绩只是录取依据的一部分而已,公布与否应该是考试院的事,看一所学校好不好,我觉得更要看其毕业生被各大企业和全球顶级大学的认可程度,而不是去拼录取成绩。
说实话,我觉得,高考成绩相差20分的人,其学习能力与智力应该没有多大差别,关键在于大学怎么去培养和塑造他们,虽然你怀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低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逻辑上讲,如果他们录取了高考成绩低的学生,就应该会影响到其毕业生的质量。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虽然办学时间短,毕业的学生也不是很多,但整体质量相当好,
我不相信学校为了提高录取分数而压缩裸分录取人数的。为什么说您这个问题有偏见呢?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他们录取分数线高了不行,低了更不行,这叫人怎会活呀?我知道这个回答你可能不满意。如果是“友校”的提问,那很抱歉,当初我们家孩子也了解了几所大学,最后选择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要还是喜欢学校那种人文关怀和学习氛围。
2、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考哪个容易考?
我是深大的,深圳全市最好的学校不是深圳大学,是哈工大,其次是港中文深圳校区,之后才轮得到深大,南科大,至于其他的一些985分校,如清北,北理工,华科等之类,规模都较小,本校也不太重视他们在深圳的分校或者研究院的发展,不像哈工大。所以次序就是,哈工大,港中文是一等,深大,南科大是二等,其他的就另说了,。
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复旦上交浙大哪个好?
做为一个交大人,说一下当时选择交大的原因,以及毕业后的感受,当年在江西高考,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去的上海交大。估分后填报志愿时,有考虑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这几个学校,家里没钱,基本不考虑香港的大学。清北在北京,不喜欢北京的气候和风沙,加上没有实足的把握,即使能进也可能是冷门专业,所以放弃了,复旦偏文理,我哥学的是理科,我就想学工科,这样就剩下交大和浙大了。
当时觉得这两个学校都不错,但一个在直辖市,一个在省会城市,感觉浙大更像地方院校,所以最后就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的进了交大,大学学习阶段不多说,一个字,苦。我们宿舍4人,最后3个人毕业,一个上海保送的同学因为多门科目不及格被劝退,一个同学去了美国留学。另一个读了本校研究生,我因为家里穷,毕业后就先在上海找了工作,进的是家重点行业国企,给解决了上海户口。
一年后,我离开国企,独自创业至今,自己吃苦耐劳,加上运气不错,所以也算小有成就,基本实现财务自由。当中也有去瑞士IMD读了个管理硕士,圆了自己的留学梦,回顾当年的选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创业过程中,读交大最大的一个优势是校友遍天下,不单单上海交大毕业的是校友,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新竹交大等等都同根同源,
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你都会遇见校友。做生意的最关键的是信任的建立,有校友这层关系,信任感很容易就建立了,回到今天的主题,这几个学校哪个好?清北当然是国内最好的学校,有把握当然首选,香港的大学我不了解,世界排名虽然高,但排名只能参考,剩下的复旦,交大,浙大我觉得难分高下,各有千秋,我只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下让大家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