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社区随着社会的的变迁及政府机构改革,各种服务职能下沉社区,政府每个部门都把工作下到社区,领导们要求社区参公管理,一波波工作压力和要求层层下压,这些年进社区都要大专以上文凭,怎耐社区人员收入很低,虽然加了点工资但是,社区人员干三个月还不如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一个月的工资多。
1、社区工作者怎么样,收入是多少?具体干什么?
社区工作者是政府聘用人员〈临时工,签定的是劳务派遣合同,男的只能干到53岁,女的50岁〉。这些年社区随着社会的的变迁及政府机构改革,各种服务职能下沉社区,政府每个部门都把工作下到社区,领导们要求社区参公管理,一波波工作压力和要求层层下压,这些年进社区都要大专以上文凭,怎耐社区人员收入很低,虽然加了点工资但是,社区人员干三个月还不如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一个月的工资多,
而且只有五险还是最低的基数。曾经统计过社区承担了100多项工作,社区13个工作人员默默承受,昆明盘龙这边一个社区一万人口,承担党建,民政,城管,社保,低保,计生,老年人,青少年,环保,妇联,工会.,文明创建,综合治理,文体,禁毒,水务,应急......等工作,感觉社区就是一个小心脏,所以委办局的事社区都要对,居民反应的事也要对。
2、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究竟如何?你愿意做社区工作者吗?
当前,各地为了加强基层管理队伍的力量,对于社区工作者的招聘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并没有因此提高,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挂钩的,经济越好的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越高,而从总体情况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一般是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的。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聘用的人员,虽然也是通过统一的招考,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但是并不算体制内人员,他们既不算是行政编制人员也不算是事业编制人员,因此他们的待遇自然也是更低的,
虽然各地都有出台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文件,但是从各地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制定的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都不高,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已经多年没有增长。并且,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前景也比较渺茫,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晋升之路就是通过换届选举的时候,进入社区两委。但是在我国基层,在当地没有一定的声望和关系,换届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两委,
而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需要负责社区的党建、综治、扶贫、信访等工作,与群众们面对面打交道,加班加点也是很正常的,工作压力也不小,所以说,社区工作者就是一份工资低、没前途、工作累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呆不久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社区工作者的真实情况,认为是吃公家饭的体面的工作,而且现在每年的就业压力那么大,因此每次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人员还是不少的!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3、如果社区工作者平均工资涨500,大部分社区工作者会不会很高兴?
由于缺乏法律支撑,社区工作者暂时没有规范的定义,全国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工薪无统一标准。坐标:深圳经济特区一、社区工作四架马车:1.社区党委(7-9人组成,含书记1名、副书记2名),履行“统筹、联动、服务、管理”四大功能,行使“人事安排权、领导保障权、事项决定权、管理监督权”四项权利,是社区各项工作的中枢机构,
2.社区居委会(5-7人组成,含主任1名、副主任1名),统筹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活动,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3.社区工作站(35-50人组成,含站长1名、副站长2名),履行上级政府交办的城管城建、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维稳综治、司法调解、社会事务、政务服务、物业监管等行政管理职责,
4.社区社工站(5-10组成,含主管1名、副主管1名),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二、社区工作者演变:1.以前社区工作者分为“职工”和“临工”,“职工”就是街道聘请的合同工,“临工”就是社区聘请的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