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惠州河源本地话是东江话,称水源音。“河源”的名字,因为河源是三河之源有关;“槎城”之名,又因“河源”而来,傅缕国东部设龙川县即河源地区,河源市区保存了完整的傅缕国语(本地东江话,水源音)因多数人本地人老人都不知道来历,只知道是本地土话,“河源,本汉龙川县之地,齐于此置河源县,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1、河源为什么叫河源?
每一个城市的名字都它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典故,有的是因境内山水得名,有的是因行政建置变化更名,有的是因村镇名而来,有的则是因为与国内其它地区重名而改。那么河源为什么叫河源呢?“河源”的名字,因为河源是三河之源有关;“槎城”之名,又因“河源”而来,河源是三河之源。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河源,本汉龙川县之地,齐于此置河源县,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是哪三河之源?为连平河、忠信河、新丰河之源。宋朝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新丰江在河源县北,湍碛嶮峻,通灌田一千一百二十顷,流五百五十里入县界,号新丰江,”河源东北境内,有连绵九县的九连山脉,水源丰富。新丰、连平、忠信诸水汇成新丰江,其东、北之境为河源之水源地,历史沿革晋为南海郡龙川县地。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龙川县置河源县,以“县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而得名,
属南海郡。隋先属循州,后属龙川郡,唐属循州。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初属惠州府。清仍之,1912~1920年属潮循道。1936年分属广东第四、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分属广东第五、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东江专区,1952年分属粤东和粤北行政区。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1958年和平县并入连平县,连平、龙川、河源县属韶关专区,紫金县属汕头专区。
2、为什么说河源算半个广府城市?
河源算半个广府城市,那是天大笑话,河源源城和几个小镇有一小部份市民河源话,有点点广府白话音,也有点点客家音,他们讲的是本地,有些学者认为是属于新客家,有些学者认为是新广府,这都存在异议,连平,和平,龙川,五华,紫金都是纯客家县,就算那几个乡镇讲广府话,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河源半个广府城市?那纯属阎王爷没穿裤…笑死鬼,
3、大家都来说一说“为什么”用你的家乡话是怎么说的?
1、方言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要素的重要载体。它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人文、习俗和特色,因此各地有各地特色的方言,2、四川简阳内江一带的家乡话是:为啥子呢?干哈?为啥子?咋个的呢?咋个弄起的呢?咋搞起的呢?一般方言后面都会加语气词如“呢”“哇”“嘛”等,以表达语气及感情。
3、四川泸州那边讲的是:弄个的哦?弄呢?4、重庆那边讲:为么子哦?么子?搞么子哦?5、语言的变化非常快,特别是在近十年的中国,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我们的方言及少数名族的语言都消失得很快,一些本土的地道的方言在逐渐消失,比如在城里工作近20年,家乡的方言也会忘记许多。6、方言的保护及传承,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及徐从2007年开始,对四川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一做就是8年,目前已完成对四川140多个方言片区的采集工作,成功绘制了四川方言地图。湖南台著名主持人汪涵曾说:“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是为了不让我们忘记从哪里出发的”,汪涵极具语言天赋并始终将“推广方言”作为自己的使命,7、方言是这个世界最响亮温暖的声音,我们要多元化的保护方言,希望能成立“语言博物馆”,收集并保护好我们的方言,让我们的语言文化得以完整的传承下去。
4、惠州河源话是客家话还是白话?
这是惠州河源本地话是东江话,称水源音,其实不是客家话,是广东现存最古老语言,是春秋时期广东傅缕古国国语,傅缕国土广州东部至梅州汕尾核心范围东江流域。赵佗收复广东后设傅缕国为傅罗县,傅缕已收罗入国土之意,三国时改博罗县,傅缕国东部设龙川县即河源地区,河源市区保存了完整的傅缕国语(本地东江话,水源音)因多数人本地人老人都不知道来历,只知道是本地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