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唐国都在西安274年,武周在洛阳15年。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阳待过64年,算上武则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个,含武则天葬在长安,一个在菏泽,一个在偃师,没有一个在洛阳,只是中间有个武周政权在洛阳,唐未朱温劫持皇帝至洛阳后不久唐朝亡国。
1、唐朝时期,有哪几位帝王在洛阳建都?
唐朝没有一位帝王在洛阳建都。武则天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在洛阳住了许多年,但唐朝(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仍然在长安,政府机关一直在长安没有挪地方,洛阳只不过是武则天和张氏兄弟吃喝玩乐的地方罢了,充其量也就是后宫角色,后来武则天被张易之兄弟俩在洛阳挟持,武则天通过飞鸽传书向长安求救,李显、张柬之等人率兵马连夜从长安赶到洛阳去救武则天,张氏兄弟被诛,武则天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把权力交给了李显,结束了她毁誉参半的帝王生活,
应该说,武则天对洛阳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她在洛阳居住时,屡屡遭到周围坏人(道士、仙人、小人等)的谋杀和暗害,最后还差点比两个男宠毁了名声,这是她后来为什么要葬到乾陵高宗皇帝身边的主要原因,武则天一生看好洛阳,为什么死后一定要葬到陕西?可见洛阳对她来说有多么晦气!唐朝的风水在长安,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发生在长安,大唐的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了陕西而不是其他地方,这足以证明了唐朝的京城一直在长安,没有一个唐朝皇帝把都城搬到了洛阳。
2、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还是洛阳?
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阳待过64年,算上武则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个,含武则天葬在长安,一个在菏泽,一个在偃师,没有一个在洛阳,现如今也没谁把自家故人葬到别家地盘上吧!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西安明德门遗址五个门道,大明宫丹凤门五个门道,吹上天的应天门三个门道。明德门东南有天坛遗址,洛阳有天坛地坛社稷坛宗庙吗?唐宗庙遗址在现西安碑林北边,
3、唐朝是哪一年迁都洛阳的?
好好看看中国通史吧,别信那些动不动拿二十四史或新旧唐书说事的人,那些人是拿个棒槌当针用的坏种。唐朝自始至终没有迁都,都在长安,只是中间有个武周政权在洛阳,唐未朱温劫持皇帝至洛阳后不久唐朝亡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发行的《中国通史》中,在唐代一章,专门有二十页介绍唐长安城的盛世华庭,在唐朝,没有那个城市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4、洛阳到底是唐朝的陪都还是国都?
洛阳是唐王朝的陪都,大唐王朝国祚289年,其间有一段插曲,就是武则天篡权,建立武周15年,迁都洛阳。按照中国人传统习惯,武则天是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李家人,所以武周不被承认为一朝。以现代人观念,因为都城东迁,也可认为武周在洛阳的15年,这样大唐国都在西安274年,武周在洛阳15年。换句话说大唐274年,洛阳都是陪都,
大唐十八陵都在西安周围,包括武则天与高宗的合葬墓乾陵,也佐证了这一点,因为宗庙在西安,宗庙所在为都,无宗庙只能是“邑”。西安洛阳在古代被认为是古都双子星,中国是一个大国,特别是大一统王朝,所以很多朝代都设有主都和副都,也就是首都和陪都。在中国历史上周秦汉隋唐首都都在西安,西周隋唐又设副都洛阳,以便于统治,
当然洛阳也曾为东汉西晋首都。首都、副都是由西安洛阳的地理形胜与位置决定的,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金城千里,平畴沃野,易守难,四塞以为固,洛阳被誉为一小关中,八关拱卫,也是形胜之地,但洛阳的不足是处四战之地,盆地狭小,无战略纵深。所以在历史西安孕育了周秦汉隋唐等强大鼎盛辉煌的王朝,而洛天下之中的位置就是最理想的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