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将在农村实行“兜底保”,这是啥意思。根据河北省新闻发布会内容,截止到2018年12月,河北省农村享受低保人员122.1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87.66万人,多种精准扶贫政策使得很多贫困户脱贫、贫困县摘帽,二、什么人可以享受“兜底保”正如以上分析,“兜底保”是一种政府保障性政策,主要针对目前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
1、河北将在农村实行“兜底保”,这是啥意思?所有农民都享受低保?
河北将在农村实行“兜底保”,这是啥意思?所有农民都享受低保?2019年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推进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兜底保”实际上就是针对贫困群体的政府保障,全称“兜底保障”,那么“兜底保”到底怎么“兜底”,哪些人可以享受“兜底保”呢?一、何为“兜底保”实际上关于“兜底保”并不是河北首次提出,一直以来中国的扶贫政策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多种渠道帮扶贫困人口脱贫。
根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说明,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任务,有人会担心,哪些丧失劳动能力、难以脱贫的人群怎么办?“兜底保”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各级政府的多方面的扶贫政策,脱贫攻坚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根据河北省新闻发布会内容,截止到2018年12月,河北省农村享受低保人员122.1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87.66万人,多种精准扶贫政策使得很多贫困户脱贫、贫困县摘帽。
现存的建档立卡的大多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主要是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这些群体脱贫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有些丧失劳动能力、常年患病的群体难以保障,所以政府兜底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二、什么人可以享受“兜底保”正如以上分析,“兜底保”是一种政府保障性政策,主要针对目前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文件的解读,“兜底保障”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贫困人口,而是通过贫困人口细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的兜底保障政策。
根据河北省的政策,三者人群如下:最低生活保障主要救助属于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老人、未成年人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这部分人脱贫困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兜底保障实现生活保障安排。特困人员供养主要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