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是一家生猪养殖和销售企业。传媒行业有南阳报业集团下属的印刷厂,南阳的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就要将企业打造成蒸蒸日上的状态,再者给予人才发展空间和相关政策福利,而不是等着别人下去我才能上来,wind数据显示,河南省的上市公司有四家,两家国有企业,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
1、南阳有哪些有名的企业?
wind数据显示,河南省的上市公司有四家,两家国有企业,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利达光电、新野纺织、西泵股份和牧原股份。牧原股份是一家生猪养殖和销售企业,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295.1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56.12%,其中商品猪196.83万头,仔猪94.80万头。营业收入42.31亿元,同比增长85.21%;净利润12.00亿元,同比增长11.92%,
公司之所以将厂区设立在南阳,是看重了河南的粮食生产大省的优势。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具备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国内传统生猪养殖大省,2016年,河南出栏生猪约6300万头,全国排名第二。根据2010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其中玉米283.5亿公斤、小麦337.5亿公斤,
预计到2020年,扣除口粮、种子、工业用粮等,我省共可转化生产饲料粮275亿公斤,将比2008年转化的77.7亿公斤增长197.3亿公斤。”这符合牧原股份的发展,第二点是,南阳市时小麦主产区,牧原股份因地制宜研制了“小麦 豆粕”型饲料配方技术,在饲料营养中,小麦和玉米属于能量原料,因此小麦和玉米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并且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玉米高,使用小麦一定程度上节约豆粕等蛋白类原料的使用。
利达光电是生产透镜、棱镜等投影系统组件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数字投影机、数码相机、航空航天探测等领域,新野纺织,公司主要生产纯棉及混纺纱线、纯棉和混纺还布、色织布、家用纺织品等。新泵股份,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水泵、发动机进/排气歧管、飞轮壳等,制造汽车发动机有关的组件,
2、南阳市拥有1000万人口,能否发展为一流中心城市呢?
作为南阳人,客观的讲,南阳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城市的。其实,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也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发展成大都市,因为家乡的每一点发展,自己都会觉得脸上有光,现实社会中,家乡的发展和声誉也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前途也有一定关联性。当看到省外的部分招工广告上写着不招河南人时,作为河南人真的会受歧视,即使如此,我们仍要理性认识,而不应夜郎自大。
南阳之所以发展不成一流城市,理由如下:一,先天不足,南阳自古以来就不是大城市,解放后,更不是首都或省会,因为没有政治资本,古今中外的历史验证,都是不可能发展成为大都市的。二,城市的发展,无不与地理,交通息息相关,交通便利,商业自会发达,城市必会快速发展,而地理优势往往与交通枢纽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南阳也是中原通往陕西,四川和南下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也出现过发展鼎盛的时期。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从公路建设尤其是铁路建设的兴起,南阳的地理、交通优势逐步趋向了边缘化,在国家中长期高铁规划中,虽有郑万高铁,呼南高铁,但南阳的交通枢纽仍定位于区域中心城市,也可以说,在地级城市层面讲,省内不如洛阳、商丘,近邻比不过湖北襄阳,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地理优势,交通地位都难以成为一流,又何来发展成一流城市呢?三,南阳的发展错失了良机,
城市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资本。解放后,在计划经济年代,依靠国家力量建设成大城市,可以说轻而易举,南阳发现油田后,国家就有意在南阳建设大型炼油厂,还有国家成立中国科技大学时,南阳也是备选地之一,由于受小农意识的限制,我们也未争取,结果错失了天大的机遇,现在又没有重要的支柱产业,人口基数虽大,但人均JDP很低,仍是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格局,在市场经济下,要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成一流城市,确实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