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按照以往的经验,在6月下旬就会时不时的开启空调了。记得小时候我们晚上会在屋子的外面,林底下,在大树底下乘凉,等夜一点再回屋睡觉,我老家是广东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有就是住在大山里,天然的空调,气候宜人,墙体砌好晾干后,就是上房梁、房檁,上面盖上用芦苇编制的栏笆,在铺上厚厚的一层芦苇叶或麦秸等,在用一层黏土覆盖。
1、在南方夏天没空调,怎么避暑?
在重庆,按照以往的经验,在6月下旬就会时不时的开启空调了。进入7月和8月,是重庆夏季最热的两个月,平均温度在39度至42度左右,室外温度和地表温度至少体感在60度以上,重庆夏季日落时间为晚8点,即使在深夜室内温度也有32度。身边的任何东西都烫手,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及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高温、湿热一直会持续到10份前才会基本结束,
如果没有空调,重庆人会活不下去了,即使你一动不动呆在室内,吹风扇你也会窒息,因为吹在你身上的风也是热哄哄的,心情烦燥,坐立不安,老年人会立即发病就医。如果遇上停电,那只能全家外逃至凉爽的城市或者山区,没有空调,只是能把自己24小时泡在凉水里或者去游泳池一直泡着,重庆人经常都说:重庆的夏天,我们的命是空调给的。
2、广东这么热,在古代没有空调风扇他们是怎么降温的?
我老家是广东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1、古代建筑少绿化多,气温也比现在凉爽。大户人家,有丫鬟在身边打扇降温,一般人家都是自制作蒲扇,降温消暑,同时尽量逐水而居,临近小溪,河流,鱼塘的旁边居住,气温也会低一点。还有就是住在大山里,天然的空调,气候宜人,2、记得小时候我们晚上会在屋子的外面,林底下,在大树底下乘凉,等夜一点再回屋睡觉!那时候没有电视,大人们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哪家有事拿不定注意的,说出来大家商量帮忙拿个注意等等,而小孩则在旁边玩耍。
3、没有电风扇、空调时,你们家是怎么避暑的?
谢问答之邀!没有电风扇、空调的时候,并没感觉现在这么热,接近40℃的气温从来没遇到过,到底是因为气温高才有了电风扇和空调,还是因为有了电风扇和空调气温才如此高,都有点糊涂,常见的降温工具就是蒲扇,不过手懒,几乎不扇蒲扇,到现在也是这样,有时买把折扇也几乎不扇,只是为了扮酷,模仿电影上的人物,将折扇拿在手里,一甩“唰”的将折扇打开,再一甩“唰”的将折扇合上。
折扇质量很差,甩不多长时间,上面糊的纸就开裂了,自己用浆糊粘粘还能用一段时间,那时,附近还有几个水塘,不远处还有几条小河,水塘和小河里的水还很干净,尤其是河水清澈见底,有时渴很了还喝过。所以,天热了就去游泳,但也并不是纯粹因为天热,就是玩耍的一种方式,住的是土房子,墙基是用青砖砌成,厚度是50公分。上面墙体是用加入麦秸的黏土制成,先将黏土掺上麦秸,加水和成粘稠的泥,然后,用挑泥的叉子将和好的泥一块一块的堆砌在墙基上,一次堆砌大约一米左右就停下来,让墙体自然风干(叫晾茬),等干透了,用铲子(形状类似鲁智深的方便铲)参照墙基将多余部分去掉,
然后接着往上堆砌,直到合适的高度。墙体砌好晾干后,就是上房梁、房檁,上面盖上用芦苇编制的栏笆,在铺上厚厚的一层芦苇叶或麦秸等,在用一层黏土覆盖,然后,用黏土和麦秸一起和成的泥(比砌墙的泥要稀)泥一层,最后,还要泥一层石灰。这样一套工序下来,房顶至少也有50公分厚,所以,夏天晒不透,冬天冻不透,可以说是冬暖夏凉。
鄂尔多斯是我国北方夏季最适合避暑的地方,平均温度摄氏21度,过去春天风比较大,总会刮几次沙尘暴,近年来鄂尔多斯的绿化和植被恢复的非常好,几乎看不到沙尘暴,也很少有刮大风的天气。秋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冬天也不怎么寒冷,室内温暖如春,唯一不足的是降雨量与南方相比稍嫌不足,空气比较干燥,5月一直到10月,非常舒服,很适合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