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控制好视频焦点,拍出来的视频显然有可能会看上去很“模糊”,因为压根没对上焦,怎么可能清晰呢。长焦距拍摄在拍摄距离和光圈相同的情况下,长焦距拍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拍出的景深小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假如长焦拍摄没有前景模糊的物体时,可以人为的选择一个物体,放在镜头前方,制造前景的模糊3。
1、为什么我拍摄的视频都是有点模糊不清呢?
拍摄的视频模糊不清晰原因有很多,题主并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只能逐一来分析。原因一:分辨率设置过低视频分辨率是需要在拍摄之前设置好的,无论您使用专业的摄像机,还是使用业余的手机,拍摄视频都需要提前设置好分辨率,一般视频分辨率分为4k超高清、1080全高清、720高清和普通标清几个标准,如果您想要拍摄出相对清晰的视频,至少需要达到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如果低于这个分辨率,在较小屏幕上观看还不太明显,放在较大显示器或电视上观看就能看出分辨率不够所带来的模糊感了。
原因二:视频码流设置过低视频的清晰度硬性指标,除了分辨率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并且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指标,那就是码流,视频码流其实才是决定视频清晰度最关键的指标。在相同分辨率下,如果码流越高,则单位时间内视频的信息量越大,视频质量越高,也就是所谓的越“清晰”,反之则虽然分辨率没降低,视频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码流一般用Mbps单位表示,如果您的视频拍摄设备可以设置码流,最好查看一下是否设置过低了。以1080分辨率30帧/秒帧速率的视频为例,一般想要达到不错的观感效果,码流至少要超高15Mbps才可以,设置太低则视频质量下降过于严重,原因三:失焦拍摄视频与拍摄照片的对焦存在一定不同,拍摄照片只需要单次对焦完成,合焦后拍摄照片就可以了,但视频必须要时时保持焦点合焦,也就是类似于拍摄运动题材照片时的持续追焦模式。
拍摄视频要么使用自动视频追焦性能较好的相机,比如索尼带有最新一代混合自动对焦的无反相机、摄像机,佳能带有全像素双核自动对焦的单反、无反相机等,这类机器可以很好地完成视频拍摄过程中的对焦、追焦,而如果自动对焦性能比较差的机器,就需要在拍摄视频时手动对焦了,这需要拍摄人员实时查看屏幕或者监视器,借助峰值对焦参考来手动旋拧镜头的手动对焦环,保持拍摄过程中的焦点准确。
如果没有控制好视频焦点,拍出来的视频显然有可能会看上去很“模糊”,因为压根没对上焦,怎么可能清晰呢,原因四:光线过暗无论拍摄照片还是视频,光是必须的,没有光线肯定是拍不成清晰影像的。拍摄视频的光一定要足够用,画面才能确保清晰,如果在暗光环境下,也没有人造灯光补光,拍摄设备的增益(类似于摄影中的“感光度”)就会增大,画面的噪点就会增加,锐度下降,有些机器会自动涂抹画面以降低噪点,这样会让整个视频画面看上去模糊很多,很“肉”,
2、怎么把视频拍清晰,上传也清晰?
1想要拍的清晰,首先是分辨率,尽量选择1080p以上的分辨率,甚至是4k。2防抖,能用支架尽量用,没有的话也要开启防抖功能,3对焦,对焦再拍,这是防止模糊的前提,4帧率,选择60帧拍摄,画面更加流畅,视频快速运动时的托尾现象大幅改善。关于上传的问题,如果分享到各个自媒体或社交平台(比如微信)会被压缩,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原视频尽量高清,上传即使被压缩画质也不会降低太多,
3、怎样才能拍出近糊远清的画面?
非常感谢问答的邀请要拍出近处模糊,远处清晰的照片效果,也就是景深控制,做到如下三点就可以:1:大光圈拍摄在焦距和摄距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在拍摄时可以选择前景的物体焦外成像,焦点对准远处的物体,这样效果就出来啦2:长焦距拍摄在拍摄距离和光圈相同的情况下,长焦距拍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拍出的景深小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假如长焦拍摄没有前景模糊的物体时,可以人为的选择一个物体,放在镜头前方,制造前景的模糊3:近距离的拍摄在焦距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景物离镜头景深越小,景物离镜头越远景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