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广告植入一般有几个禁忌,比如植入时间过长、植入广告数量太多、植入方式太硬,尤其最忌讳的就是台词植入。实际上广告植入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程度问题,一部电影想要获得资金必须要有广告,但还是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毕竟观众去影院是看电影的,而不是去看广告的。
1、电视综艺节目植入广告与影视植入广告有何不同?
电视综艺节目植入广告很正常,本身就需要冠名,需要赞助,才有钱来制作节目,才能提升节目的质量,在电视台播又是免费的。电影和电视剧就不同了,电影是卖电影票的,可以通过票房分成来赚钱,电视剧也可以出卖版权给电视台来赚钱,当然也不是说,影视剧里面不能植入广告,但是毕竟影视剧是有剧情的,不能让观众被广告吸引而出戏,这样对影视剧的质量和观众的观感都是非常不好的,合理的植入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记得《唐山大地震》里面就有剑南春的植入,特写时间还很长,这个我感觉有点出戏,本来这个电影就是一个沉重的表现灾难的影片,被这么商业的镜头影响了整个电影的质感和调性,可能是由于个人代言的关系,冯导的多个电影里面都有剑南春的身影。但是有一个好的植入就是前几年张嘉译演的电视剧中,有车必是凯迪拉克,也是由于张嘉译本身就是凯迪拉克代言人,但是这个植入就很舒服,不会让人反感,
反观综艺节目,不管是花式播广告的《奇葩说》、综艺常青树《快乐大本营》还是最近几年大火的《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向往的生活》等等,都是一大堆赞助商,这样从一方面说明了节目的火爆程度,像《非正式会谈》《圆桌派》等节目,有时候由于没有稳定的赞助商而不得不停播,令不少粉丝惋惜。最后,我想说,综艺节目可以植入更多的广告,寻找更多的优质赞助商来达到双赢的局面,而影视剧就需要编剧和导演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广告植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状态才行,否则就不要植入,
2、电影植入广告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有趣的植入?
可以说在电影中植入广告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因为出品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会进行广告招商。出品方获得了资金,广告商增加了自己商品的曝光度显然是双赢的结果,大部分的广告植入方式基本上就是背景植入,可以是演员们身后的广告牌、桌子上摆放的饮料、主角开的跑车等等,一般植入的时间大概只有几秒钟。但是广告植入一般有几个禁忌,比如植入时间过长、植入广告数量太多、植入方式太硬,尤其最忌讳的就是台词植入,
在科幻电影《变形金刚3》中有一幕,眼镜男和男主在电梯里,眼镜男说:“让我先喝完舒化牛奶,再跟你说。”此时镜头还给了舒化奶一个明显的特写,据传闻此广告花费达到了6000万/秒,不过这样的植入方式太过生硬,而且容易影响观众观影的情绪,其实在很多好莱坞的电影中,有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广告植入,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等等,这些产品几乎存在于美国的大街小巷,所以即便观众在影片中看到这些商品也不会大惊小怪。
值得一提的是,在《让子弹飞》中有一幕是张麻子、黄四郎、师爷在一起吃饭,只言片语中暗藏杀机,可以说那场戏十分精彩,本来制片人计划将桌子的酒品牌进行广告招商,但导演姜文却强烈反对,他觉得这种广告植入方式太过显眼,会影响这场戏的质量,最后制片人拗不过强势的姜文,酒广告的植入也因此作罢。实际上广告植入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程度问题,一部电影想要获得资金必须要有广告,但还是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毕竟观众去影院是看电影的,而不是去看广告的,
3、唐探3广告植入有哪些?
陈思诚太会赚钱了,《唐探3》广告植入多达十几个。2月17日,春节档七部电影上映到第六天,贾玲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以绝对优势逆袭,截止发稿,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3》1.2亿,排片占比高达41.4%,而原本一直领先的《唐人街探案3》排片占比跌至28.2%,上座率不到10%,明显后继乏力,平心而论,《唐人街探案3》堪称大制作,电影远赴日本拍摄,集结了长泽雅美、染谷将太、三浦友和、浅野忠信等多位日本影星,器材上用的是ARRI生产的IMAX数字摄影机,全程也有不少动作场面,在日本涉谷、秋叶原、新宿等闹市区取景拍摄,其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