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人,吃剩的打包确实是平常不过的事。四、广东人富裕,对别人的眼光不在意,但广东人就不会,大大方方打包,没人会说三道四,广东人的消费观念既理性且不奢侈,这个问题应该是北方人提的,在他们的思维定式中,广东人什么都吃,甚至“非典”都是广东人吃出来的。
1、怎么看待广东人喜欢打包吃剩食这一现象?
作为广东人,吃剩的打包确实是平常不过的事。一、首先从广东人的性格开始说,广东人务实接地气,不喜欢攀比,很喜欢的一句话是:有那么大的头戴那么大的帽。意思是说,做适合自己情况的事,不要浮夸,于是这种务实的做法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点菜不浪费,以够吃略有盈余为准,不要求明明吃不完点一大桌,如果点多了,打包带回去也是理所当然的务实。
二、广东人出外吃饭的习惯,作为广州人,出外吃饭就是家常便饭,经常出外吃,懒得煮了,出外吃,同事有喜事,出外吃,起哄也出外吃。于是出外吃饭并不高大上,很普通,那么剩了打包就可以省很多第二顿去买菜煮菜的功夫,用微波炉叮叮就能吃,生活节奏快,谁不想省功夫呀,打包吃剩菜就符合了省事这一点,特别是点心一定会打包,因为第二天早上打冲锋上班,当早餐多省心啊!例如这个:三、广东人对吃的态度。
广东人对吃是认真的,对食品是尊重的,不会随便浪费,例如酒席上经常有的乳猪全只,猪头通常是不切的,会剩整只在碟上,这个大家一定不会剩的,它是很好的食材,可以煲汤煲粥,肉质细嫩,十分美味!而且广东人煲汤需要用很多料,煲汤很多人只喝汤,不吃渣,有时打包的东西刚好可以煲汤不浪费。四、广东人富裕,对别人的眼光不在意,
我估计打包可能很多人想打,但不好意思。但广东人就不会,大大方方打包,没人会说三道四,因为打包不是寒酸,不是差钱,而是美德。所以在广州打包很随意,喜欢哪样打哪样,自己提出来,不喜欢的不打,所以有时酒席后这个会说,我想打盒炒饭明天做早餐,那个说我要葱油饼,另一个说我喜欢掌翼,剩下的白切鸡也别浪费,谁要?大家真的很随意,你拿了没人会觉得你贪小便宜,你从来不在家开火的大家也不强迫你要打包,各取所需,不需不取,非常和谐。
2、广东人到底是怎么看待叉烧的?
烧腊,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民间吃法,也是广东的一个传统性质的名菜,广式烧腊源于北方的烧烤煮食,后来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印度人又将灌肠食品传入广州,广州厨师们进一步将又融合西方灌肠制作方法与本地腌制肉食的方法相融合,多年的传承发扬之后,脱离原主,独树一帜,创作出“中外结合”的广式腊味,成为独有粤式之味的烧腊,名扬海内外。
3、如何看待广东人的消费观念?
广东人的消费观念既理性且不奢侈,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的广东,率先在全国挖掘到一桶金,买房买车买股票都走在全国前列,应该说是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腰包鼓起来的广东人,大多不关注衣着光鲜和高档奢侈品,也不会把虚荣之心充当门面,而向他人示好,却把吃当做人生首要享受,所以广东人对吃决不含糊,更善待自己的味蕾和胃口,“饮早茶”已成了广东人相互问侯的“开场白”,广东人买肉买菜由此可见一斑,除了舍得买,还可见他们的“抠门”,近些年“钱大妈”“肉联帮”小超市遍布广州大街小巷,每到夜晚八九点降价促销,许多富有的大妈阿姨纷纷出动买折扣,精于算计既让他们买到了实惠,还省下不少钱,
4、#广东人什么都吃#广东人吃什么最恶心?
这个问题应该是北方人提的,在他们的思维定式中,广东人什么都吃,甚至“非典”都是广东人吃出来的。实际上呢?作为粤西人,我回想吃过的这几种东西,可能北方人觉得有点怕,但我们已习已为常,一是沙虫,这个吃得最多,生活在海边浅滩的一种手指粗细的软件线虫,活着的样子确实很恐怖,粉红一条条的,但蒜茸蒸或煲汤味道很鲜美,有“海中味精”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