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洛阳的方言说起来也挺搞笑的。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就是洛阳人,我们说方言都是跟自己的家人或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才说洛阳的方言,洛阳方言太多了今天就给简单介绍一下,一般细弱的、不结玉米的或是玉米“香蕉穗”(一棵玉米上好多穗棒子的),那样的秸秆才会更甜。
1、“玉米”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说?
玉米在我老家鲁西北农村一带叫做“棒子”,也有一部分人叫它“玉米棒子”的,其实相对于玉米的果穗,这叫法还是非常形象的。“嫩棒子”是一道美食我老家属于平原地带,作物基本上夏玉米和冬小麦轮作,夏秋季的玉米地,玉米秸秆两米高,形成一片片漂亮的青纱帐。乳熟期的嫩玉米棒子,可是童年的一道美味零食呢,稍嫩一点的,一般会煮着吃,老一点的,那就烤着吃了,再老到了蜡熟期就没法这么吃了。
“嫩棒子秸”也是一道零食嫩棒子的秸秆也是农村孩子最爱的一道零食,小时候我们喜欢叫它“甜棒儿”,一般细弱的、不结玉米的或是玉米“香蕉穗”(一棵玉米上好多穗棒子的),那样的秸秆才会更甜。“棒花”也是不错的棒花是用老玉米粒儿做的,那是冬天农村孩子的零食之一,棒子粒儿,放上沙土,直接拿铁锅炒,炒出来的“棒花”甜甜脆脆的,吃起来很香。
2、你们那里的“红薯”和“玉米”用你们的方言怎么说?
我们这里的“红薯”方言叫地瓜,说起地瓜,是农村的老人都忘不了它。我是60后,没赶上最艰苦挨饿的年头,赶上了在70年前后农村吃地瓜,那个时候是人民公社大集体领导,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交了公粮去每家每户分到剩下的粮食,连每年三分之一时间都不够吃的,甚至家庭大孩子多的农户日子过的就更难了,没办法大家为了生存,就用地瓜和地瓜晒出来的地瓜干来补,在每年的秋天和冬天基本都是上顿吃地瓜,下顿还是吃地瓜,到春天和夏天才会能吃到地瓜干磨成面,蒸出来的窝窝头。
3、洛阳本地最土的方言,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说?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就是洛阳人,我们说方言都是跟自己的家人或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才说洛阳的方言,因为我门都能听得懂。对外人都是说书面语,或是普通话,我们洛阳的方言说起来也挺搞笑的。洛阳方言太多了今天就给简单介绍一下,秒—没有木事—没有事清倒—早上黑底—晚上信球—傻瓜不捉—不知道毛倒人—开玩笑布衫—衣服木—没有抓类—干吗墩儿—凳子不老盖儿—膝盖带劲—舒服独孤眼儿—一个人司跟—一起低脑—头死慌—累弄啥里—你干嘛那死鬼—讨厌次瓜—笨蛋磕儿台—台阶做桌—吃喜酒各娄儿—碗今前本儿—今天上午今后本儿—今天下午后晌—下午夜黑—昨天晚上加司—厉害毛子—厕所,卫生间喝汤秒—吃饭没操气—生气外线—外面火烧馍—烧饼里阁老—里屋协货—喊日马chua—差劲灶火—厨房次马虎—眼屎胳肢窝—腋窝不抢会中—不行芫荽—香菜秦俏—辣椒洋柿子—西红柿窝瓜—南瓜玉蜀黍—玉米太多太多了,有的书上,词典上都查不到。
4、焦作各县方言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跟河南话差那么多呢?
焦作各县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话的基础上,与山西方言相互影响而来的,明朝初年,焦作地区也几乎变成无人区,朱元璋接受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就近将山西居民迁到这里垦殖,恢复农业生产。洪武年间,三次将山西平阳府的民众迁居到此,并以河内为中心,设置怀庆府,下辖济源、孟县、温县、修武、武陟、河内、原武、阳武,原武、阳武后来于民国合并成原阳县。